许元胜方柔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免费阅读全文

第460章 军屯制落地,暴增七万兵(2/3)

儿谋个军功。”

 “我把前面的仗打完了,我家崽儿就安全了。”

 ……

 “咱们这边靠近前线,早晚都要上战场。”

 “给谁打仗不是打仗啊,但给许大人打仗,我安心。”

 ……

 “你们看许大人给予军功的奖励,也划分的很清晰。”

 “战场杀敌得银得军功,都很清晰。”

 “好家伙,看的我现在就想当兵了。”

 “是啊,我等泥腿子想当官,靠读书是没有指望了,但是军功,却是大有机会。”

 “好啊,赶上了好时候。”

 ……

 如这等议论,在各县都热闹异常。

 特别下雪又是冬季,家里没有农忙,多数人有的是时间谈论这些。

 在这三份文书,发到钱江县的时候,更是引发了热烈的议论。

 因为此刻的钱江县,已经在扩大城池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往外多建了足有半个城池大小。

 就是为了让城外的妇孺老幼能够入城,余下的精壮男丁可以留在城外,助力于军屯制的落实。

 关于这个目的,并没有瞒着城外村民。

 此刻的城外加上从淮阳府赶来的福广县民众,多达十几万村民。

 人多了,自然事也多。

 大家都对陌生的军屯制,即好奇也彷徨。

 此刻三份文书下发后,无疑安抚了民心。

 “这三份文书下发后,倒是帮了我们不少忙。”慕容山笑着道。

 “是啊,大家对当兵的积极性更高了,特别知晓军屯制先行落户我们钱江县,不但不抵触,反而觉得这次是我们占便宜了。”原福广县县令杜有道笑着道。

 “牛羊已经到位了。”

 “三份文书,也已经誊抄数百份下发。”

 “外城扩建也差不多了,建的房舍我看过了,比城外还要好,还要整洁,去内城买东西也方便,还有学堂和医馆。”

 “不如借助这个机会,开始把老幼妇孺送入城?”

 “到过年的时候,让留在城外的男人们,入城过年?提前习惯这个氛围,嗯,我倒是觉得军屯制是时候可以上马了。”

 慕容山沉吟道。

 “慕容兄说到我心里了。”

 “我正有这个想法。”

 “许大人给予我们的支持很大,明显希望我们做出一些成绩,我也心里急。”

 “不如就从眼下,开始落实军屯制。”

 “趁着现在不算太忙,也能让大家有个缓冲。”

 杜有道点了点头。

 “那就如此干了。”慕容山目光看着外面一个个村落,大片的土地,数目众多的城外民众。

 未来这些都是精兵。

 “好,我现在就去落实。”杜有道点了点头,他管理民众,慕容山负责练兵,前期他的任务重。

 说完杜有道就开始朝着城外的衙门走去。

 接下来几日。

 许元胜照常忙碌,却被钱江县的一份文书给惊住了。

 “这么快就落实了军屯制。”

 “杜有道和慕容山,果然是干大事的人。”

 ……

 “也难怪。”

 “慕容叔可是当年京军的将领,更带着上千人转战千里入了绿林,能力和魄力都是有的。”

 “杜有道能把一整个福广县,从淮阳府眼皮底下挪动青州府内,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们两个搭班子,看来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许元胜呵呵一笑,他也是希望两人能给各县打个样,搞出一些大动静,最好把事做好看了,如此也能为明年全府落实军屯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抵触。

 过了一会,张方平亲自过来了。

 “吾弟看到了钱江县的文书了吗?”

 “这搞的风风火火的,民众也都很支持。”

 “不错,不错。”

 “发来的文书上说的很详尽,钱江县城外民众达十五万七千多人,老幼妇孺约乎占八万五千多人。”

 “现在留在城外的男丁皆是十六岁以上到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共计七万两千人。”

 “这就是七万两千兵啊。”

 张方平脸露喜色,即高兴又震惊。

 一下子多出七万多兵。

 换谁,谁不高兴。

 “钱江县是大县,又合并了福广县,人口多点也正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