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08章 还是赚洋鬼子的钱舒坦(1/2)



有人再次翻找出了那篇文章,仔细的研读着,里面写的每一条似乎都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

    “哎,明明早就看到了的,还是心存侥幸了。”

    “这些外商真该死啊!”

    “美利坚农业部真不是东西,居然配合国际粮商大搞内幕操作。”

    “贷款政策也收缩了,银行一直在催着还款。”

    不管这些人如何抱怨,或者抱头痛哭,或者装成鸵鸟般置之不理。

    但该来的始终还是来了。

    国际期货市场风云突变,

    在高位进口大豆的压榨企业,短短一个月内就形成了巨额的贸易损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国家也开始实施紧缩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榨油企业资金链条面临断裂。

    为了回笼资金,企业不得不竞相压价销售。

    形成新一轮的价格踩踏,

    损失再次加重。

    把‘追涨杀跌’演得淋漓尽致!

    唯有大A韭菜可以相提并论。

    在巨额亏损和资金链断裂的双重压力下,许多企业开始被迫迟纳贷款、洗盘退货甚至违约。

    倒闭破产的企业比比皆是。

    但历史也在悄然中发生了改变,抱着‘捡破烂’心思的四大粮商傻眼了。

    一些看好的优质猎物居然活得好好的,有些甚至还有余力从他们口中抢食。

    同行们也愣住了!

    原来真有人信那篇文章啊!

    说好的一起走,你转身就掏出一把钱想要把我兼并了?

    魔都,陆家嘴。

    “你们这些卖国贼,就算破产倒闭我也不会把厂子卖给你们的。”

    “谁是卖国……”

    “嘟…嘟…”

    “啪……”

    陈长涛气急败坏的将一份资料摔在了地上,大肚腩将衬衣撑得鼓鼓的。

    近来,背靠着国际粮商这棵大树,益海集团在国内的收购无往不利。

    华东沿海、华南沿海、长江流域,甚至中西部地区都有他们的身影,

    但唯独环渤海地区的收购迟迟拿不下来。

    陈长涛抱怨道:“新良粮油哪来的底气给我们甩脸色,他们不是还欠着银行贷款吗?”

    新良粮油是个成熟的厂子,已经成立发展了多年,在业内也有口皆碑。

    工厂主要以进口大豆为主要原料,日加工处理能力在2000吨左右,是益海集团早就选定好了的目标。

    陈长涛的对面,瘦高个陈长军也一脸不解。

    “新良粮油此次也在高位采购了一批大豆,只支付了订金,按理说是没有余力付剩余的尾款。”

    “MD,多半又是那篇文章惹的祸事!”

    “不急,只要他们还要进口大豆,迟早得落在我们的手里。”

    “那就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鲁省,琴岛。

    高新良是一名浓眉大眼的壮汉,长得威武高大,性子却十分的细腻,更是十分的善于隐藏自己。

    年初时,大豆价格疯涨,新良粮油也急了眼。

    厂子迟迟没有原料开工,工人早就等不急了

    面对两难的局面,高新良也咬牙赌上厂子所有的流动资金,准备从国外进口大豆。

    但就在这时,

    一篇关于粮食战争的文章却在业内闹得沸沸扬扬。

    他看了之后,顿感不妙,冷汗连连。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工厂再不开工,和垮了也没什么区别。

    好在文章里给出了建议: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又称为对冲贸易。

    是指交易人在买进(或卖出)实际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交易合同作为保值的行为。

    做农产品的人对这都很熟悉。

    但常常因为要占用大量资金,又没有利润,很多人对此都是嗤之以鼻。

    高新良也犹豫了许久。

    但最终,还是选择从银行贷出一笔款项,做了对等的套期保值处理。

    靠着期货市场上赚的钱,也让他躲过了这一次危机。

    像新良粮油做了套期保值处理的民营企业不多,但也有一些,在风雨飘摇的大豆行业中存活了下来。

    但让四大粮商抓狂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