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18章 河套腹地(2/3)

br>
    陈司长说道:“政策上肯定有扶持,当地政府也会大力配合。”

    郭阳已经倾向于答应下来。

    项目分三期建设。

    “前五年租金免费,或者是由地方财政承担。”

    百万亩确实很诱人,但企业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的。

    最终,一份事关五原县200多万亩盐碱地的改良计划流露了出来。

    林部长说道:“部里只能协调水务、交通、住建、规划、国土、供电等部门,多部门合力,整合项目资金。

    走在田野里,满眼都是荒芜,盐碱地和沙化并存。

    陈司长沉吟了下,说道:“涉及的农户太多。”

    “这里盐土含盐量大部分超过1.0%,作物很难出苗,只能种植向日葵,产量仅为正常的30%~70%。

    但面对广袤的盐碱地也时常一筹莫展。

    郭阳心想,正常来说,5年时间刚好能够让盐碱地变为良田。

    郭阳说道:“华叔,有没有兴趣再买个几百亩地呢?

    这次的盐碱地改良项目县里有很多配套政策,取水设备、草籽,甚至还有直接的补贴。”

    没钱买树苗,他们就到附近的林场,把林场丢弃的不合格的两年生、一年生抱条捡回来,泡一个星期,种在自己的沙地里。

    郭阳试探着问道:“采用怎样的运作模式呢?农户的土地流转给嘉禾吗?”

    尹少华连连点头,又顺手从树上挑了几个好果子摘下来。

    郭阳仿佛想起了两年前。

    当时这里水没有、电没有、路不通,仅有一个倒了一半的小土房。

    郭阳咬了口,肉质细嫩清脆,果汁含量多。

    突如其来的惊喜,五原县政府一时被砸蒙了头。

    五原县就很典型,盐碱、沙化等土地问题严重,又是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

    由部里牵头,嘉禾的专业团队和地方政府多次磋商具体的投资协议。

    比如说眼前寸草不生的光板地,就是钠质碱化类盐碱地,不透水,降水后积水严重。”

    这骨头太硬了,很可能崩坏了牙口!”

    郭阳赞叹道:“佩服!佩服!这果园和林场面积不小,一年要挣不少钱吧!”

    “盐碱地改良项目啊,村里已经在宣传了吧,这几位就是嘉禾集团的老总。”

    被称为华叔的老人打量了几人一番,“考察什么?”

    尹少华像大公鸡似的昂起了头,哼哼的说道。

    郭阳盯着地图看了会儿,大脑飞速运转。

    这时,林子里传来树叶抖动的声音,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走了出来。

    “华叔20年前从林校毕业时,这片沙地没人治理,华叔就主动承包下来种树。

    有上层背书,

    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

    让投资协议的谈判很顺利,

    县里能给的政策支持基本上都给了。

    “华叔,我没说错吧!这些话你每次喝了酒都要说一遍,我都熟记于心了。”

    郭总不是喜欢啃硬骨头吗?我想五原县应该合你口味。”

    邱振东疑惑的问道:“会不会太简单了,不用施有机肥,脱硫石膏或则磷石膏之类的吗?”

    在县城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

    郭阳看到前面不远处有片林地,飘来阵阵清香味。

    农业部想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领当地群众脱贫奔小康。

    郭阳自然得趁机提条件。

    邱振东从树上摘下几个梨递给众人,果皮呈黄绿色,形状不是很好看。

    外表敦厚,性格豪爽。

    郭阳笑了笑道:“听起来情况比双桥村要好些。”

    “那是?”

    至于100多万亩盐碱荒地,郭阳又仔细看了看五原县的地理图,顿感棘手。

    现有的50亩以上的连片种草示范田超过50个,种植面积也达到了1万亩。

    项目勘察团队由苜禾和五原县农技中心组成,同时农大及农科院作技术辅助。

    双方初步达成了意向。

    五原县城西郊。

    “不会让你失望的。”

    而在盐碱荒地的四周,就是农户们耕种的低产盐碱地。

    “土地整理、完善排灌水系统依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