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66章 新的征程以及岛国牧草反响(1/5)



将并购德农农资的事交给瞿阳后,郭阳才算是暂时闲了下来。

    在办公室里晃悠了一圈,员工都在俯身工作。

    郭阳也没心思去抓有没有人摸鱼,回了办公室,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首都。

    到京城后,郭阳一直忙于谈判,思维始终保持高速运转。

    不是他不相信自己的团队。

    而是作为穿越者,他有先知先觉的优势,知道哪些行业看似光鲜亮丽,但未来会一塌糊涂。

    也知道哪些行业看似不起眼,但未来却一飞冲天。

    其表情仿佛见了鬼似的。

    岛国,某港口。

    但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却是实打实的现金奶牛了。

    他了解到,自从德隆系罗布泊钾盐项目融资出现问题后,是发改委邀请国开投接手罗钾项目。

    尤其是某位老人,两年前发出了“绝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声音。

    天禾净利保守在9亿元左右。

    海斯打量了下货轮,几乎装满了,脸色沉了下来。

    农机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很难出差错。

    郭阳又在京城呆了几天。

    岩田看着自己越来越粗糙的皮肤,“需要多少,明天就可以签合同发货,但你以后得给我送些鸡蛋。”

    并且增加优质苜蓿干草的饲喂量,还能改善牛的身体状况,提高繁殖性能,延长使用性命。

    草捆、草块、草粉,逐一的抽查。

    还是那句话,只有当企业有充足现金流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的选择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今春沙尘暴再度袭击京城,眼看奥运会在即,京城‘蓝天计划’却频频受阻。

    郭阳想了想刚才盘算的心思,“西北的农机具生产基地转到嘉峪关怎么样?”

    没想到来了个更狠的。

    海思对波多说道:“那你可得好好检查检查,华夏的苜蓿加工容易出问题,熏蒸消毒上更是偷工减料。”

    种子猎人听起来拉风,但做到毕强这种程度,风险系数也是极高。

    每一项指标都有莫大的吸引力。

    然而,对于有些有实力,有品牌要求的牛场来说,品质就是一切。

    “这么高的价格,华夏国内的农民不得全部改种苜蓿了啊!”

    “被狼吃了不可能,但天气越来越热,哪天车抛锚了,还真有可能被晒成肉干,所以就往回赶了。”

    “营养成份含量高,物有所值。”岩田一边小酌,一边又补充道,“不是17万吨,是26万吨,还有9万吨要等1个月。”

    最不济在环境治理方面,嘉禾是专业的。

    五原是才改良的地,今年也能刈割两茬牧草,营收约3.5亿元,除去改良、工厂等成本,盈利得等到明年。

    何况采购量还那么大。

    有了回想了起来,“前两年酪农协会不是也从华夏进口了一批苜蓿草吗?”

    苜禾最大的任务就是全力生产苜禾1号种子,保障种子的供应。

    蛋白质达到30%,纤维素高达47%,脂肪含量不到1%。

    华夏的牧草?还真是少见。

    郭阳顺其自然的抛出了新计划。

    “华夏,又是华夏!”

    “最好是这样,集团目前在谋划嘉峪关和九泉之间的戈壁滩。”

    “该死!”

    很多牧草大户都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起来。

    对规模化的优质奶牛场,其带来的效益很明显。

    痛心疾首,恨得是咬牙切齿。

    “千田,你们养鸡场也需要添加苜蓿饲料?”

    巴恩斯喋喋不休的念叨着,

    “苜禾农牧,一家华夏西北的公司。”

    没有任何的问题!

    酪农协会的人很满意的接收了货物,随后暂时移交到仓库里存储起来。

    “叮铃铃……”

    一番操作下来,熊泽征树气得直吐血。

    华夏的这批苜蓿居然能得到酪农协会的青睐,无疑是让人大跌眼镜。

    不!

    全美经过认证的近300个紫花苜蓿品种,没有1个的品质能与其相比。

    很快,嘉禾需要融资的消息不胫而走,各路猎手就像闻着腥味的狼,纷至沓来。

    几个白人走了过来,看了看货轮上的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