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177章 奶业混战中的搅屎棍(3/3)



    各大型乳企虽十分重视奶源基地的建设,但通常都是设置收奶站,以汽车为交通工具,边走边收。

    而巴氏奶由于保质期短,储藏不便,只能通过打‘新鲜牌’、‘营养牌’步步紧逼。

    国内奶业近几年安全问题频发。

    协助政府参与飞播草种的面积也有数十万亩,只是效果差强人意。

    还有吴峰提的专业化苜蓿产业集群,

    自建几个超大型牧场的规划方案,

    和外商的牧草订单……

    即低温处理的巴氏杀菌乳也不能使用新鲜一词,相当于说,只有刚刚从奶牛身上挤下来的奶才称得上是鲜奶。

    会上奶业七巨头发出了倡议:让消费者吃上放心奶!

    一时间,华夏乳业,剑拔弩张,硝烟四起。

    “超高温消毒加工才能保证牛奶的品质。”

    郭阳继续处理各项事务。

    每治理1000亩获得1-5点自然能量,像金塔草场的盐碱地平均已获得了4点能量,即将完成他的使命。

    巴氏奶派的口舌通过各种街头采访、媒体报道、专家下场,明里暗里的指责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就在这时,华夏畜牧报刊登了苏国洲的文章,并慢慢的发酵。

    郭阳熟稔的心算了下,基本还是没有脱离估计的范畴。

    每年4-6月,9-10月,腾格里沙漠的风沙里就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压草方格,栽梭梭树。

    明明双方还多次闹得水火不容呢。

    还原奶一直是乳制品行业公开的秘密,市场上大量的常温奶都是通过进口奶粉勾兑而成,

    “主要还是场面太小。”

    事实上,大型乳企都是这样,各种工艺都有,只是侧重不同。

    不是草业不争气,岛国、南韩、东南亚、中东等国的客商都不远万里来华夏采购苜蓿。

    对巴氏奶企无异于是沉重的打击。

    接连两天,在郭阳忙着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苏国洲的文章也在圈内迅速发酵。

    正当巴氏奶派大肆呐喊、呼吁时,巴氏奶的代表之一光明又后院起火了,

    一场高温奶和巴氏杀菌奶的硝烟战快速横扫整个华夏奶业。

    郭阳简单的看了一遍,就让宁小婧拿去寄走。

    但获得的回报呢?

    除了民勤戈壁上日光温室带来的出租收入外,收入为零。

    嘉禾集团注入了数亿资金用于治沙,从最开始的6.3万亩沙漠,如今已扩展到了十几万亩。

    心想,“对苜禾农牧和河西乳业都是好事,苏国洲有点像是嘉禾请的托。”

    “老板,要回来看看吗?”

    “苜禾把今年包括采种后所有的牧草产量,五原项目以及五原群众的苜蓿草都打包出售了。”

    从年初开始,国内乳企就因为鲜奶标识而纷争不断,华夏乳业蓬勃发展的表现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吴峰连连说道:“够了,够了,要一起发?”

    郭阳沉声道:“对,嘉禾负责去联系,陇省,蒙省,草业协会,畜牧,农民日报,商界和投融界,有渠道的都用上。”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78xs.com。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2.17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