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37章 势要一举打掉种业蛀虫(3/4)

00倍。”

    “那也比均价高一倍了。”

    大豆是单产水平较低、土地产出率低和比较效益低的作物,

    加之目前大豆价格低,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连黑省很多农户都不再种植大豆。

    国外进口大豆的压迫,让瞿阳想起老板说的话。

    “大豆定价不用斤斤计较,以迅速扩大推广面积为第一目的。”

    天禾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以天豆1号的耐盐碱特性和产量,5元/斤的价格确实很低了。

    然而除了在盐碱地上,天豆1号在普通土地上,每亩七八百元的效益还是比不过玉米。

    国产大豆的颓势只能依靠盐碱地来逆转。

    ……

    “老板,现在有啥好玉米种?”

    东北的一个种子市场,农民打扮的卫关跟随几个农民一同走进了一家种子销售门店。

    并把目光锁定在一款名为‘天玉1号的’玉米种子上。

    老板见几人被吸引了,上前将卫关等人引到了旁边另一款名为‘东单1311’的玉米种面前。

    卫关装作略有疑虑,“这是?”

    老板极力的推销着,“这是今年刚上的新玉米品种,抗病抗倒伏又高产。”

    卫关问:“咋种的?”

    “和天玉1号一样,同样是耐密高产品种,栽培要点也大差不差的。”

    相较于天玉1号,东单1311要便宜不少,每斤只需12元。

    卫关拍板道:“行,就这个东单1311吧,来400斤。”

    这只是卫关这段时间在种子市场里的一个普通场景,东单1311这个从未听过的新品种突然就在东北地区推广起来了。

    他查遍了国审和东三省省审玉米品种,查无此人。

    他想到了一个词。

    未审先推!

    加上此前收集的一些证据,卫关攥紧了手心,这次应该也能打掉不少大老虎吧。

    奉天,东亚种业。

    首席育种师朱宏满脸怒意的冲进了办公室,徐福春抬头讶然的问道:“怎么了,老朱?”

    “东单1311怎么就开始销售了?”

    朱宏的不满明显流露在了脸上,当他知道这一消息时,整个人都头皮发麻。

    这完全超出了他的本意。

    徐福春站了起来,走到朱宏的身边,想用手去拍朱宏的肩膀,却被朱宏撤步躲开了。

    徐福春无所谓的笑了笑,“省里都已经搞定了,现在市场上刚好又缺少优质的种子,农户能多收点粮食,我们也能多赚点钱,不刚好合适啊。”

    朱宏用手颤巍巍的指着徐福春。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是几年的时间,曾经视为己出的战友如今会是这副模样。

    朱宏低沉的说道:“未审先推,这是犯法啊!”

    “犯的哪门子法?”

    “种子法!”

    徐福春挑了挑眉,毫不在意的说:“按种子法规定,未审先推,由县级及以上农业部门处置,这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而且这怎么就算是犯法呢,即使公安部门来了,也会说这并没有对农户造成危害。”

    朱宏失笑着摇了摇头,悔不当初。

    他原本有着自己的育种理念,也培育出了东单90这样曾辉煌一时的品种。

    天玉1号带来的打击虽然大,但同时也为育种界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

    靠着东亚种业多年来的种质资源积累,他有信心在几年内培育出具有真正东单风格的耐密高产品种。

    可没想到最终走上了这条路。

    他叹道:“迟早会出事的。”

——

    九泉,郭阳的学习之旅被卫关的电话打断了。

    仔细的将卫关传回来的资料看完,郭阳思索了一阵,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了各路育种家和受害者。

    如郑单958的育种家堵老,农大108,小麦品种西农979,向日葵品种SH303,中椒5号……

    随后又各自整理材料,述说品种审定的现状,相关条例的漏洞,以及建议。

    附件则是天禾等种业公司的打假案例,以及东亚种业等类似情况,套牌种子的危害,种业创新被极度压制。

    资料不断的汇集,当资料开始由毕强和导师翁立新汇总时。

    郭阳拨通了某个电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