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251章 杀(5/6)

,又带着毕强和天禾科学院的种子搜集队。

    以种质资源共享、金钱、政府关系等途径,在西北、西南、华南等地的种质资源库考察学习了半个月时间。

    期间也和一些专家大佬做了会面和交流。

    一番努力后,天禾的种质资源库又丰富了不少库存。

    同时,郭阳也借机收集齐了这次种子培育需要的种质资源。

    粮经类的大豆、小麦、油菜、花生、棉花、甜菜、青稞、高粱、水稻、玉米……

    水果类的苹果、柑橘、芒果、猕猴桃、香蕉、葡萄、火龙果、桃、犁……

    以及少部分畜禽类。

    等忙完这些,时间已经快到8月底,虽说一直在飞机上办公,但也积攒了很多事情。

    这期间也是好消息不断。

    春播玉米开始收获,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和经验总结,天玉1号的种植户亩产不断的打破记录。

    郭阳还记得去年是一个叫豁牙子保持的3000斤出头。

    目前这记录已经转到了疆省某浙省来的种植户。

    亩产3300斤!

    这肯定不是终点。

    夏播玉米的产量还有望更高。

    国内很多农作物的高产记录都是在疆省创造的。

    事实上,前世郭阳在疆省种地时,就经常听到玉米亩产3000斤以上的消息。

    而今年,疆省和河西走廊地区,玉米亩产3000斤已经是常态。

    其它地方也挺不错。

    陕西能收1500斤以上,黄淮海和东北3000斤没戏,但两千多斤依然很稳。

    与玉米一起的还有丰凯的谷神系列玉米收获机,经历了第一批丰收的检验。

    谷神这会儿已经卖疯了。

    同样,今年的春小麦地区,天麦1号也是一枝独秀。

    具体的数据还没细看,

    现在要紧的是先把品种培育出来,还能赶上秋季这一波扩繁,以及冬季海南的扩繁。

    将一些需要签字的文件处理后,郭阳就准备钻实验室。

    开搞!开搞!

    当郭阳兴致勃勃的来到专属实验室时,电话铃声很突兀的响了起来。

    看了下,是瞿阳。

    略微有点疑惑,每次闭关前他都会专门给团队说一声,怎么瞿阳还找来了?

    接通。

    “喂?”

    “老板,是我。”听声音,瞿阳的情绪有点低落。

    郭阳皱了皱眉,开口问道:“怎么了?并购的事没谈成?”

    “并购还算顺利,屯玉已经在内部过会了,三瑞农业也谈妥了,但是……”

    瞿阳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说道:“一周前,打假队在张掖发现一个制种基地的边角地农户和冀省那边有串联。”

    郭阳微微皱眉,嗯了一声后,缓缓说道:“然后呢?”

    “卫关派了几个兄弟过去,然后,有个叫杨大武的兄弟外出后没回来。”

    杨大武,郭阳记起来了,打假队最初的成员,从张掖到伊犁,再到赤峰,都全程参与了。

    瞿阳咽了咽口水,声音低沉:“昨天,还在冀省的几个兄弟,收到了个木盒子,里面是一条胳膊…”

    瞿阳声音沙哑,语气里带有止不住的杀意,“是大武的胳膊,被他们给卸下来了。”

    “然后打假队在乡下一间房子里,找到了大武,已经死了…”

    郭阳面无表情,半响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我…知道了。”

    辗转万里奔袭的兄弟就这么没了。

    一股难以抑制的暴戾之气,在郭阳心中涌动。

    “报个位置,我马上过去。”

    瞿阳说:“老板…我去吧!”

    “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

    “卫关已经摸上了,两家农资店和一个杂牌种子公司。”

    “报警了吗?”

    “没有。”

    沉默了不知多久,郭阳才说道:“在那边碰面,我…我去送大武回家。”

    挂断。

    毕强回头看郭阳的时候,才发现了不对劲,“怎么了,阳子?”

    郭阳摇了摇头,“有点事要处理下,过几天再来。”

    打假这事是郭阳一力主导的,甚至可以说是一意孤行。

    郭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