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夜阳王

第240章 被抄了后(1/2)

  夜色笼罩,远远望去,城外的平原上有着许许多多的黑点,沉闷而压抑的气氛充斥在秦夜心头。

  一闪即逝。

  “解李信之围,策动整个战场,想法固然是好,但秦大人可知其中风险。”

  王翦声音透着一股沉重之感,正如其用兵风格,沉稳而从不激进。

  城楼上,秦夜道:“三十万赵军还不算赵国的倾国之力,王翦将军仅凭十五万军马固然能挡住三十万,可四十万五十万又当如何?”

  “纵观全局,爆发点在咸阳,关键点却在将军这边。”

  “嫪毐所谋可为真?”

  王翦看向秦夜,神情认真凝重的问道。

  他需要确定这个消息的真确性。

  盖因秦夜所说太过浮夸,仅凭几次刺杀便推断出嫪毐要谋反,太离谱了。

  他很难不怀疑。

  “此乃王上玉牌,将军可信了。”

  秦夜拿出嬴政交给他的玉牌,郑重道。

  他不可能将嫪毐和秦国太后乱搞的事告诉王翦,这种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过多的解释只会无用。

  王翦接过看了一眼,眼神微凝,的确是嬴政的随身令牌,这造不得假。

  “大王之令如何。”王翦问道。

  “加冠事关重大,卫尉竭与嫪毐合谋,五万禁军很可能不受掌控,秦械师与黄金火骑兵调往正面战场已然没有意义。

  如此,需要足够的兵力控制局面。”

  “函谷关已经抽调只剩五万人驻守,咸阳之事将军无需担心,关键还在秦赵战争。”

  没兵了。

  王翦心中一沉,秦夜的言外之意无非于此。

  可手中只有十五万人,面对三十万赵军尚且只能防御,更何况赵国还在持续增兵。

  “魏国动十万大军西出,王贲将军已领二十余万人北上抵御,可相机策应将军。”

  似看出了王翦所担心,秦夜给王翦吃了颗定心丸。

  顿了顿,继续说道:“将军只需坚守一月,待咸阳事了,北边尘埃落定,李信便可脱身回援。”

  一月,那便是你要在一月之内解决北边那三十万胡人。

  王翦不发一言,他不知晓对方为何有此信心,但眼下已无他法。

  照秦夜所说,此次乃嫪毐与三国联合,内忧外患,韩国那边很可能也快有动静了。

  “若事不可违,将军可等待王上冠礼之后,再杀回来。”

  闻言王翦脸色一凛。

  这是什么意思他再清楚不过了。

  他领兵在此与赵军缠斗数个月,几座城池几度易手,如今咸阳将要发生这等事件,秦国的战线也被拉得太长了。

  如此,势必要以防守为主。

  防守……

  ......

  满月上升,宁静的银雾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仿佛世外桃源的传说于乱世传颂。

  阳城内。

  秦夜正在清洗身上的血迹,浑身黏糊糊的,很不自在。

  盔甲晾在一旁,上面有着一些刮痕,皆是在白天与赵军交战所造。

  只要得知韩国动兵,他便会立刻去往骊山大营。

  实际也可以不用再等,赵国一天前再次发起进攻,便已经表明了一切。

  一刻钟后。

  秦夜用内力烘干了衣物,重新穿戴身上,顿时感觉清爽了不少。

  洗了个澡,浑身舒坦,积压的疲劳一下子全涌出来了,一股困意驱使着脑子。

  一幅幅白天的画面直冲脑海,那些赵军士兵与秦军士兵的哀嚎声仿若重现,回荡在耳边。

  有些更是比他还小的少年,那一个个充满仇恨的眼神,仿佛近在咫尺,挥之不去。

  十几岁便已活着家国仇恨中,这尚且是赵国还存在。

  有句话说的对,不经历战争,永远无法体会到战争有多残酷。

  尸体,鲜血,身边不断倒下的人,明明已经恐惧得要命,却依旧要挥动刀剑,去砍死对方。

  因为战场有铁的生存法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一份份战报,呈到咸阳可能只是个数字,但那都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死亡绝望中的不甘,爆发的求生欲,残肢断臂,撕扯秦夜的神经。

  秦夜刚准备躺下,眼皮打架,大脑困乏无比,便感知到了一股气息,伴随着开门的‘咯吱’声响起。

  “大人!”

  一名亲卫急匆匆的走入,禀报道:“王翦将军传话,让我们赶紧撤离阳城。”

  “发生了什么事?”

  秦夜用力眨了眨眼,使自己脑海保持清醒,微微皱眉,看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