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相守

第119章 党校通知(2/3)


  方宇一愣,心里道,虚开发票他说了,编造职工福利没提,看来是很严重。
  卓依然自言自语道,“这种情况可能不是个例。”
  骆扬凝重道,“最近找书记和我的人不少,我和萧书记也商量了,有必要对各委办局、各乡镇进行审计,凡是拟提拔的,首先进行审计,坚决不能带病提拔。企业负责人的审计年底年初也得彻底进行一次。”
  卓依然说,“这确实是必要的,好几年没有审计了。”
  沉默一会后,骆扬看着方宇问道,“下午的时候,萧书记找我,聊到你的工作安排问题,想听听你本人的意见。”
  方宇疑惑的看着骆扬,“我的意见?”
  卓依然插话道,“按照程序,市委要酝酿人选,然后上报江州市委组织部,江州市委组织部考核后上报江洲市委常委会研究讨论。”
  方宇听了感到有些吃惊,自己去市政府工作和酝酿人选有什么关系?江州市委常委会讨论应该是安兴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才对啊。
  骆扬看出了方宇的疑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萧书记很重视,也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和人品,想委以重任。”
  方宇明白了骆扬的意思,所谓的委以重任,应该就是进市政府领导班子,但他并没有表现出很兴奋,严肃道,“我还真没有想太多,这段时间下基层了解情况,弥补自己体制内经验不足的问题,至于具体做什么,我服从组织安排。下周就要去党校,一个半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原本想着工作的事怎么也得党校结束才定。”
  宋海燕说,“党校结束再定的话又要拖很长时间,干部考核任命的流程长,一个多月能走完就不错了。”
  骆扬大手一挥,说,“我知道你没认真考虑过,现在也不迟,我就问你,你希望今后具体从事哪方面工作?综合性的,还是具体的?比如说工业、企业改革和发展、农业发展和管理?”
  方宇说,“这两天去了农村,也去了工厂,从我个人的感受来看,可能工业方面,尤其是企业改革和经营管理觉得问题更多些,也更具挑战性。”
  骆扬赞许道,“很好,我明白了。”
  卓依然说,“国有企业改革难度大,压力也会大些,你要有思想准备。”
  方宇低着头,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明白,说实话,今天下午去农机厂,和秦总交流一下午,感触很深。改革这么多年了,我们安兴的国企改革似乎并没有见到效果,我不知道其他企业怎么样,安兴农机公司在我看来,只不过换了名字而已,厂改成公司,厂长变成总经理,其他我看不出有啥不同。”
  骆扬附和道,“政府管的太多,束缚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我早就说过,企业管理层不应由政府任命,而应交给市场,公开招聘有能力的人。企业负担,尤其是老企业负担过重,政府应该从税收、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人员能进不能出、退休人员负担过重等问题应该通过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方宇说,“有问题有难度才会需要改革,至于压力,我能够承受。”
  卓依然用欣赏的目光看着方宇,微笑道,“有信心有决心就好,我们都相信你,能够担得起这份重担,安兴也应该在国企改革方面有所起色。”
  骆扬说,“安兴这几年错过了不少机会,其他地方撤县改市后,争取到了很多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方宇说,“这次去党校学习期间,我会把国企改革作为重点,好好学习和研究一下,同时,对县域经济发展做些探讨。”
  骆扬点头道,“县域经济发展已经引起高层高度重视,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行动,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了。安兴以往的经济结构中,农业一直占主导地位,工业不强。乡镇企业发展后,情况有所变化,工业产值和对国家的贡献度,已经超过了农业。但这并不代表工业可以成为真正的支柱,企业老化、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足,项目重复建设,等等问题,比较普遍和严重。”
  方宇说,“安兴要想重新回到排行榜前列,发展县域经济是绕不开的话题。县域经济以市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它具有地域特色,是一种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城镇与乡村相互交融,产业与生态相互促进。县城成为了经济的核心,各种产业如制造业、服务业等蓬勃发展,为乡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乡村的农业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农业的高效生产。”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日益通畅,使得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也更加普及。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的繁荣,更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县域经济发展注重因地制宜,各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这些产业不仅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还提升县域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县域经济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宋明飞给方宇竖起大拇指,夸奖道,“看来你最近花了不少功夫,已经研究出一些门道了。”
  宋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