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明

第67 章 案首?

  府试的报名,保结,考试的场次,甚至考试的内容都和县试差不多。

  虽差不多,但考试内容却和县试难度不是一个等级。

  帖经考背诵,杂文对辞章,至于策论那就是政见时务了。

  帖经余令觉得不难,今年默写的是《公羊传》段落。

  这个是第一天的考试内容,考完了余令就拉响铃铛交卷了,回家倒头就睡,早晨起的太早了。

  早就困了。

  第二天依旧是那个点去,考杂文。

  杂文余令也很快地答完,这个余令也说不出来自己回答的是好还是坏。

  没有感觉,答完了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回去之后依旧倒头就睡。

  家里人不敢说话,走路都蹑手蹑脚。

  连闷闷都被嘱咐了很多次不准去打扰哥哥休息,让余令好好的睡。

  第三天依旧早起,这是最后一场。

  今日主考策论,考试时间为两天,但没说非要呆两天,答完了交卷就行。

  看到策论余令头大了。

  策论题目是“温故而知新”,这题出自论语。

  但如果按照“温故而知新”来答卷,那这场考试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余令开始琢磨出卷人要说什么了。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回顾过去学习的知识,就能对于新的知识和新事物有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余令又开始想“朱圣人”在《四书章句集注》对这句话的解释。

  想着想着余令渐渐有了自己的明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曰水到渠成。

  说到水到渠成,那肯定就是要写长安府这几年的旱情了。

  要“代圣人立言”,写自己对此事的见解和看法,就是写你有什么法子来减缓旱情。

  余令很想骂娘。

  考试就考试,真要策论那就直接命题直接写。

  非要搞这么复杂,好好的一场考试像个文字游戏。

  问题的还不知道自己这么理解的是对还是错。

  这么考试就像是在猜考官的心思一样,万一不是这个意思呢。

  余令深吸一口气,提起笔。

  破题:

  水之为物也,禀阴阳之正气,含造化之玄机,其德合乾坤,其性通昼夜,上承天露以润苍生,下汇九渊而涵万象……

  承题:

  圣人观水而有得焉,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圣人临川而叹:逝者如斯夫!诚以水性之妙……

  ……

  在卷子的最后一页,余令提起笔认真的写道:

  圣人有言,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抬起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

  最后检查了一下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把繁体字写成简体字。

  见并没有检查出来什么,余令拉响了铃铛,交卷。

  见对面考棚的茹让咬着笔皱着眉看着自己。

  余令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咕噜咕噜漱了个嘴,吐在了厨娘给自己准备的尿桶里。

  茹让一愣,慢慢的低下头。

  在众人鄙夷的眼神中余令收拾东西快(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