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第915章 靠你了!(1/2)

  “大人!”

  “都坐吧!”

  “谢大人!”

  第二天一早,王茂平已经依照以往的习惯,来到了二堂之中。不过这个位置自己也只能是坐一两天而已。

  虽然知州的位置是由阮风节接手,作为同知的他对于州里的情况,相当的了解。不过也得按照流程来。

  再有,即使是他,王茂平认为最理想的阜安知州人选,也有着很多的嘱托需要交代。肇原府的情况,他不知道,也还没有来得及去了解。

  但是阜安州的情况,必须要交接清楚才行。毕竟,做事要有始有终。过去三年,自己是这里的知州,是所有阜安百姓的知州。

  那么交接不仅是自己对于以往作为知州的总结,也是对阜安州及百姓的一个交代。所以一定要做到清清楚楚。

  “……大人,您回京述职的这段时间……”

  “……”

  虽然是昨天就已经知道阜安州一切如常,风平浪静,但今天的王茂平还是详细的听了一遍下官们的汇报。看着已经整理好的公文,满意的点了点头。

  “想来,你们已经都知道了!那么以后的阜安州就靠你们了!”

  “这是下官应尽之责,请大人放心!”三人连忙说道。

  王茂平轻轻的点了点头:“定的是哪一天?”

  “回大人,三天后!”

  “好!”

  虽然阮风节是阜安州的同知,如今成了知州,也是要走一遍流程。毕竟人家不是代知州之能,而就是下一任知州。

  “那本官就在此恭候阮知州了!”想来再见到的时候,自己就已经是阜安州的前任了。

  ……

  虽然阮风节三天后才正式以知州的身份接任州中的事务,但是王茂平这两天也显得忙忙碌碌。当然王家所有人都是如此,除了王晞年小朋友。

  王茂平还抽时间,将吴泽找了过来,询问起李顺林留在阜安州的两个钉子,得到的结果就是,两人如今已经离开了阜安州。

  “什么时候离开的?”

  “回大人,在不久之前,想来是听说了您升任知府的消息。”

  看来是觉得待在阜安州没有任何的用处了?还是说想去肇原府提前去踩点!不过,真想知道李顺林如今是什么心情啊。

  如今的他可还是林江的提学。所以今年主持科试的时候,王茂平和他还是会见面的。到那时,他的表情如何呢。

  毕竟去年见到他时,王茂平还得称呼他一声提学大人,不过今年嘛,可就是能从他的口中听到一声王大人了,这么一想,心里就感觉相当的解气。

  估计那个李顺林是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如今已经爬的比他高了吧。呀,人的境遇还真是玄妙啊。

  李顺林是没有想到,在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鼻子差一点就被气歪了。什么情况,那个王茂平不仅没有死,而且还升官了。用了三年就成了知府,他自然是没有办法接受。

  不说住所的瓷器报废了一批,这心里也是堵到喝了几副良药。怎么说呢,苦口,苦心,但好在效果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

  李顺林第一个疑问,就是这个王茂平为什么还好好的活着。这些日子,他可是一直期待听到,某人在回京述职时殒命的消息。

  为了某人的这条命,他可是花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所以就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这是他完全不能接受的。

  “断仙楼是怎么做事的,这件事情必须要他们给一个交代。”李顺林一个茶杯,摔在了手下的面前。

  “请东家赎罪!”

  “恕罪?我需要交代!”又是一个茶杯粉身碎骨。怎么说呢,声音挺清脆的,应该是好瓷啊!

  “东家,想来中间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要不然不至于此。”手下一直是低着头。

  “所以我需要一个交代!”这个茶杯直接砸在了手下的头顶,瞬间鲜血便流了下来。

  即便如此,手下也是低着头一动不动。

  “东家,我们不能向断仙楼要交代!”否则交代要没要来,不知道。他们包括东家都有可能交代了。

  毕竟与这种江湖组织做交易,本身就带着一定的危险,交出去,就不可能退回来。而且断仙楼不是他们能够惹得起的。所以更不要说向人家要什么交代了。

  而且对于断仙楼来说,一千两是交易的底线,所以东家的一千五百两。对于他们来说只能算一个底价而已。

  所以怎么看,要交代也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滚出去!”第四个茶杯应声而碎。把茶壶再摔了,正好就可以重新换一套了。

  手下赶忙退了出去,心中暗道庆幸,这最后一个茶杯,东家没有再次招呼到自己的脑袋上。

  “王——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