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一百二十八章 抢手货(1/3)

  李家台子现在最多的就是鸡蛋了,原先家家户户养几只老母鸡,下的蛋都得攒着,拿去供销社换油盐酱醋。

  谁家的老母鸡下蛋多,能引得全村羡慕。

  可现在,就算是开足马力地下,也没人会在意了。

  因为养殖场鸡蛋多到,最近一个月已经挨家挨户分了好几次。

  就算是当初没投钱的,也照样有份。

  “我还是头回听说,鸡蛋还能成灾。”

  现在海城的鸡蛋明显供应不足,街道每个月都发鸡蛋票,可就算拿着票也经常买不到。

  副食商店每个月就来那么一两百斤,根本不够分的。

  “吃完了吗?”

  要是能解决厂里的鸡蛋供应问题,这可是大功一件。

  孙立现在急着去找孙福满,厂里的卡车想要调动,全都是后勤处说了算。

  李天明最近几次来厂里,都没见到孙福满,每次都说去开会了,也不知道在忙个啥。

  “天明来啦!”

  孙福满脸上挂着专属于长辈的笑。

  “孙叔,现在想见您一面,可真不容易。”

  “最近确实太忙,孙立,你先去忙吧,我和天明说说话。”

  孙立还没解决车的事呢,哪能就这么走了。

  当即把李家台子,鸡蛋泛滥成灾的事说了一遍。

  作为后勤处处长,孙福满对于物资的事了解得最多。

  现在全国上下,哪哪都缺东西,一批物资刚出现,能引得几十家单位打破头。

  鸡蛋自然也属于紧俏物资。

  听李天明介绍完情况,孙福满感觉量也不是很大。

  但如果全部供应钢铁厂的话,那可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如今的物资,都要经过统一调配,量再大,那么多家单位分下来,能落在手里的也剩不下多少。

  要是有这么一批鸡蛋单独供应钢铁厂,而且未来还能源源不断的供应……

  厂里的工人还不得偷偷在家供他的长生牌位啊!

  “我这就给车队打电话,调一辆车给你,等会儿和天明一起回李家台子,把鸡蛋运回来。”

  现在盯着李家台子的单位不少,要是被别人抢了先,那可就完了。

  钢铁厂可以有很多家互助单位,李家台子为什么不能有。

  “孙叔,先不忙!”

  见孙福满伸手要抓电话,李天明连忙拦住。

  “还有个事,和您商量一下。”

  李天明要说的肯定和物资有关,只要是和物资有关的,对孙福满就是利好。

  “上次和您说的生猪的事……”

  孙福满闻言,立刻瞪大了眼睛。

  “出栏了?”

  李天明点头。

  “就是量有点儿大。”

  量大?

  现如今搞后勤工作的,谁会嫌弃生肉量大。

  甭管哪一家,肯定是有多少要多少,就算自家消化不了,可只要物资在手,啥好处换不来。

  “能提供多少?”

  李天明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两万斤?”

  孙福满试探着问了一句。

  两万斤也不少了,平均下来,钢厂一名工人差不多能等到两斤肉。

  “孙叔,是20万斤!”

  咳咳咳咳……

  孙福满闻言差点儿被呛死。

  “多少?20……万。”

  好家伙的,这么大一批生肉,如果投入市场的话,分分钟就能扰乱价格秩序。

  孙福满有那么一瞬间,都想去举报李天明了。

  要

  知道生肉属于战略物资,幸亏这批肉是属于李家台子村集体所有,真要是属于某个人……

  不死也得扒层皮。

  “这个数……孙叔,钢铁厂能吃得下吗?”

  赶紧把那个“吗”字去了。

  瞧不起谁呢?

  区区20万斤肉,偌大的钢铁厂怎么可能吃不下?

  这批肉抓在手里,那些兄弟单位还不得把他当成活菩萨。

  再说了,为了解决工人们吃肉的问题,厂领导都快愁死了。

  “等等,等等,我先想想,20万斤肉,差不多是将近一千头猪,这……需要多辆车?”

  李天明也在帮着算。

  “差不多40辆车就够了。”

  厂里的汽车要么是大解放,要么是大嘎斯,运载能力有限,而且也没有后来运送生猪的专用载具。

  “40辆……”

  这下孙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