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四百九十一章 新生报到(1/2)

  再过几十年,要是没有进京证,车到高速口就得被拦下,哪像现在,开着大解放一路畅通无阻。

  路上竟然还能看到屁股后面挂着粪兜的大马车。

  “哥,真大!”

  小五把着车窗,一双眼睛感觉都快不够用了。

  到了京城,李天明先开车来天安门转了一圈。

  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还有刚刚落成对外开放的伟大领袖纪念堂……

  无论再过多久,人们来京城这几处都是必须要去的。

  找了个地方把车停好,李天明拿出了找孙立借来的照相机。

  咔咔咔咔……

  胶卷用了大半,几人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只可惜现在还没有升旗仪式,不然的话,李天明说啥也得在京城住一晚,让仨孩子受一番爱国主义教育。

  “走吧!先去报道,等小琪安顿好了,咱们再吃饭。”

  得知全家要送靳小琪来京城,小五就惦记上了当年被李学庆吹到天上的烤鸭。

  这丫头学习上不走脑子,可对吃的格外上心。

  一路问着到了海淀,开学的日子,整条街挤满了人。

  “跟进了,往里走,小琪、小五,你们看好了振华他们。”

  李天明肩扛手提,就差用嘴叼着了,一路往里挤。

  身后是带着仨孩子的靳小琪和小五,宋晓雨和小蓉断后。

  一栋教学楼前面,是各个专业的迎新接待点。

  “物理系的新生来这边报道,物理系的新生……”

  “小琪,往这边走!”

  物理系负责接待新生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女老师。

  “老师,靳小琪!”

  李天明挤到最前面,报上了靳小琪的名字。

  “你是靳小琪?”

  女老师满眼诧异的看着李天明。

  一米八多,身形壮硕的大个子,居然起了这么秀气的名字?

  女老师身后,几个被抓了壮丁的男生,则是满脸的失望。

  他们也是新生,完成报道手续以后,就被留下来帮着干活。

  物理系的女生本来就不多,刚刚大家还在议论,考了325分的靳小琪到底是何方神圣,结果……

  窈窕淑女变成了黑脸大汉!

  李天明赶紧闪开,把身后的靳小琪让了出来。

  “老师,这是靳小琪,我是来送她的!”

  这还差不多。

  只是……

  咋还抱着个孩子啊?

  “老师好,我是靳小琪!”

  说着,靳小琪抱着振兴又到了跟前。

  “靳小琪同学,你已经……有孩子了?”

  靳小琪闻言一愣:“老师,这是我侄子。”

  老师顿时松了口气。

  就在刚刚,有不少新生都是拖家带口来报到的。

  10年浩劫,整整耽搁了一代人,好多人都已经结婚生子。

  当初恢复高考的政策刚刚定下来的时候,也曾有人提到过,要不要把婚姻状况加到报考标准里面。

  结了婚,有了孩子,肯定会对未来的学习有影响。

  最后中枢的领导人拍板,要给所有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查看了靳小琪的个人信息,又检查了录取通知书,以及永河县革委会、知青办,还有李家台子出具的介绍信之后,报道手续才总算是办完了。

  之所以查得这么仔细,也是为了防止有人冒名顶替。

  接着发放粮食关系证明、学生证、宿舍钥匙……

  “靳小琪同学,我代表京城大学物理系欢迎你!”

  靳小琪在这批新生当中的成绩十分优异,特别是物理和化学的总和考试成绩接近满分。

  此前招生的时候,物理和化学两个专业的老师差点儿为她打了一架。

  以后见院长都被惊动了,还是决定要尊重考生的意愿。

  “靳小琪同学,我来帮你拿行李!”

  几个男生立刻上前。

  李天明见状,赶紧挡在弟媳妇的身前。

  “不用了,我们人够,能拿得动!”

  上一世,也曾亲自送女人入学,这些男生打的什么鬼主意,作为过来人,李天明哪能不知道。

  “都是同学,以后要在一起学习、生活,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靳小琪说抱着的孩子是她侄子,这些男生自然把李天明当成了靳小琪的大哥。

  “在一起学习就行了,生活……还是各过各的吧!”

  靳小琪在办手续的时候,李天明也看了,来物理系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