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第五百四十七章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1/2)

  规定?

  啥规定?

  与外商接触要公开透明,严禁一切私下接触的行为。

  这是上级明文规定的,任何人不得违反。

  中野喜次郎听了翻译,表情都变得古怪,耸了耸肩,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虽然不理解,但是既然要在中国做生意,自然要遵守这里的规矩。

  即便这个规矩在他看来有些可笑。

  既然不能聊正事,中野喜次郎知情识趣,和李天明又说起了风土人情。

  他最近这些年频繁往来中国,加上本身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倒也言之有物。

  卢源不时的说上几句,气氛并不沉闷。

  只有田宁,面对着一桌子的美食无动于衷,竖起耳朵,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几人的谈话上面。

  光听也就算了,居然还掏出本子记录。

  就好像几人交谈的内容,还包括了重要的国家情报。

  “非常感谢中野先生的招待,本来按我们这边的规矩,您是客人,应该我们设宴款待的,可是……”

  酒过三巡,旁边有个人肉监听器,李天明也没有了继续下去的兴趣。

  本来还想问问注塑机的事,可那也不符合外事纪律,只能等明天开馆以后再说了。

  至于结账,李天明两手一摊,这里只收外汇,不收人民币。

  货币歧视,简直闻所未闻。

  中野喜次郎将几人送到酒店门口,准备好的伴手礼,当着田宁的面也没法送出去了。

  “李天明同志,你刚刚对中野先生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田宁拿着被他记录得密密麻麻的本子,挡在了李天明的身前。

  “哪句?”

  李天明被问得一愣。

  “中野先生说,广州现在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你说,以后的变化会更大,不止广州,其他地方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还说……”

  “你有病吧!”

  刚才在酒桌上,李天明就想说了,这会儿田宁居然还拿这个记录本,像审问犯人一样。

  咋?

  还得逐条逐句的解释一遍呗!

  做阅读理解呢?

  真是服了!

  上一世在网上也刷到过很多,改革开放初期,国人在与外国人来往时闹出的笑话,当时还觉得夸张。

  现在看来,已经很保守了。

  像田宁这样的,当下的国内,绝对不在少数。

  “你这是什么态度?”

  “正常人的态度!”

  李天明本不想和这些体制内的领导发生冲突,可奈何这个田宁实在是……

  奇葩!

  还要求他解释每一句话的深意。

  那么用不用把他刚刚夸某一道菜好吃,也给解释一遍?

  卢源见李天明急了,连忙打圆场:“天明,有话好好说,田宁同志,这就是闲聊,你不要过度解读。”

  田宁却不领情,一本正经的看向卢源:“卢局长,这是我的工作,李天明同志,你必须解释,还有,卢局长,我们等会儿再聊你的问题。”

  呃?

  “我也有问题?”

  卢源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回忆着刚刚说的每一句话。

  却见田宁飞快地翻动记录本,找到了一条被他特别标记的。

  “你说以后也许对外贸易,就不需要特意来广交会了,这是什么意思?”

  “我……”

  卢源都想不起来自己是不是说过这句话,面对田宁质问的语气,气得都张不开嘴了。

  “玩蛋去!”

  刚刚还在劝李天明有话好好说,这会儿也急眼了。

  说完,拉着李天明就走,全然不顾跟在后面不停追问的田宁。

  这到底是个什么物件儿?

  “这帮做涉外工作的,脑子全都有病。”

  回到招待所,卢源还怒气不息。

  “我说过那句话?可就算说了,又有啥问题?”

  正发着火,敲门声响起。

  那家伙不会是追过来了吧?

  打开门,来的是商务部郑主任的秘书。

  领导有请!

  要是换成对外贸易中心的韩主任,卢源肯定不搭理,但郑主任……

  “郑主任,我们就是去吃顿饭,闲聊几句,您派去的田宁同志认为聊正事不符合外事纪律,行,我们不谈,闲聊天总行了吧?可您去看看,我们和外商闲聊,田宁同志居然拿个小本子记录,什么意思?怀疑我们出卖国家重要情报?”

  见着郑主任的面,不等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