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开医馆

第214章马淳果然是天才!!

  马淳沉默了一下,没立刻回答。

  他伸手,从桌下一只不起眼的柳条箱里,取出一只褪色的粗布小包。

  打开布包,里面是几片深褐色、薄如纸的东西。

  看着像树皮碎块,还有几块乌黑发亮的、小小的块茎,以及一小撮干枯发黄的根须,都皱巴巴的。

  蒋瓛眼神一凝:“新料?”

  “不是。”马淳摇头。“这是我这些日子跑遍江宁、镇江几家老字号药行,从库底翻出来的存货,有些放了十几年,跟废料堆在一起。”

  “它们?”蒋瓛皱眉看那不起眼的东西。

  “它们有个共同点。”马淳拿起一块黑色块茎,嗅了嗅。“都来自海外番邦,都在记录上叫过黄樟根,或者类似的土名。这些老药行几十年的老掌柜也记不清了。”

  他放下块茎。

  拿起桌上那张写满字的纸,推到蒋瓛面前。

  纸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录笔迹。

  一种工整清晰,一种潦草随意。

  “左边是洪武九年太医院库档,贡品黄樟根油记录,三十斤,标明产地天竺贡道。”

  “右边是我托李景隆找到的宁波市舶司卷宗,同一时期从南洋来的海船上,清出的药材清单,里面记了一样叫‘桐香根’的货,十五斤。”

  “被当做药材废料扣下罚没了。经办小吏随手记了一笔。”

  “桐香根。”蒋瓛重复。

  “对。”马淳指指纸,“我比对过气味,又找熟悉南洋山货的老行商闻过。桐香根、黄樟根,当地人都那么叫,就是同一种东西,源头在海外。”

  马淳指着桌上的粉末,“汪英龙说那‘温玉散’药引子里的甜腥味,主要就来自这个黄樟根油。”

  “他收的货是散装油膏,得提炼,要配出能融入滋补品里无色无味的引子,至少得经过三道极复杂的炮制。工序多,容错极低,火候差一分,气味就藏不住,药效也就跟着没了,行家里手才能稳得住。”

  蒋瓛明白了:“他汪英龙就是倒买倒卖的。没这个本事。”

  “嗯。”马淳拿起那片最特别的深褐色“树皮”。

  样子有点像厚实的鳞片。

  在灯下有种暗哑的光。

  “最要紧是这个。”马淳把树皮凑近灯。让蒋瓛看仔细。

  “那丝奇怪木香的真正来源,汪英龙肯定不知道这是什么,也不认识。他收东西只看钱。不看门道。”

  “这东西我从一个跑南洋三十年草药贩子压箱底的存货里翻出来半两,花大价钱买来的。”

  “那老头说这是南洋雨林深处一种罕见的树瘤。”

  “名字他说不出,只在几个岛上少数部族巫医手里见过。”

  “晒干后坚硬如石,能存很久,磨碎了泡水当迷神药或者毒蛊引子用,很邪门,也很少见,因为那树只长在几座海岛的云雾山脊顶,极其难找。”

  蒋瓛盯着那片树瘤皮:“稀少。所以价格高?不容易被记(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