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第150章 既见神灵,蜉蝣青天

  莫愁坊,戏曲亭。

  戏班文人站在道人身边,小心翼翼指点术语以及格律。

  “不能这般,格律太过死板,这里格律可宽松一些,其次,曲子太过单调,无头无尾,常人听曲而不懂词,词大可简单一些。”梁岳大概明白了规则之后,随即反驳道。

  曲子高雅,高高在上,不利于传播。

  “一本戏可分为三种: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三种形式,相互配合,方是戏曲。”

  梁岳这几日一直在戏园子听戏,因为这是他发现为数不多,可以娱乐的活动。

  唐朝无世外隐士的氛围,没有至交好友,在深山隐居简直是一种折磨。

  于是他找了一个打发时间的爱好。

  这个时代的戏曲太过单调,梁岳干脆包下整个戏班,并且改良了唢呐、二胡,加入演奏当中。

  听到梁岳的话,剧本文人十二郎起初觉得荒唐,内心暗暗模拟,发现还挺不错。

  于是吩咐负责演奏的人开始伴奏,自己一个人来到台前。

  “霸王别姬,开始!”

  锣鼓月琴,二胡唢呐。

  “(八侍女随虞姬上)虞姬(唱)——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

  起初众人略有生涩,最后配合紧密,十二郎渐渐进入状态。

  梁岳身边女扮男装的武明空听得入迷。

  这是梁岳创造的剧本。

  铛!!

  最后一声锣鼓响起,第一小节结束。

  “好好好。”十二郎一连说三个好字,“好听、好看、好学。戏曲之道将大兴,通天道长请受我一拜。”

  唯有行内人方能领会改良之后的戏曲有多么朗朗上口。

  接下来,梁岳指点众人排练。

  很快,完整戏曲开始演奏。

  武明空在一旁说:“师父,我以后要天天过来听戏。”

  她还未见过这般有意思的东西。

  “不必,隔三差五过来即可,莫要荒废事业。”

  梁岳改良戏曲,一共创造出两个大类,一是腔调婉转的雅曲,唱词典雅,适合园林小筑,私人听戏。

  二是腔调激昂的花曲,唱词易懂,适合舞台大戏,老少咸宜。

  直至日暮,十二郎对其五体投地。

  “王福畤多谢道长指点!”十二郎终于说出自己的姓名。

  怜人行当始终上不得台面,以写话本为生的文人往往不愿透露姓名,一般以化名面对世人。

  此道经过梁岳改良,王福畤方知此道博大精深,或许功名不太重要,以后研究此道也不错。

  “不必多礼!拿笔墨纸砚来,在下又有新作。”

  梁岳摆摆手。

  笔墨纸砚,落笔有神。

  这是名为大汉英雄传的系列,第一篇为高祖斩蛇,随后是大汉双壁。

  爽点密集,朗朗上口。

  某些落魄文人的影响下,人们总是致力于吹捧史书上的失败者,对真正建功立业的大英雄态度苛刻、故意丑化。

  这些故事添加大量胡(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