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万物,从渔民到水德真君!

第77章 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打渔(1/2)

  “赵叔,好了没。”

  “来了来了。”

  冷水河码头,赵叔整理好渔网,跟在李火元身后,跳上自家渔船。

  赵叔原本在李家忙活打下手。

  那些木匠的活他不会。

  听闻李火元要独自出去打渔,非要跟过来,摆出一副长辈的态度,要指点指点李火元这个“小菜鸟”

  来到岸边,李火元几番跳跃,跳到一艘乌篷船上,不再是原来的小舢板。

  这个乌篷船原本就是李家的船只。

  在李母去世那年,被王家以莫须有的理由抢走。

  前些日子,李火元暴打王家两个兄弟后,大哥借势将这条渔船索要回来。

  王家屁都没敢放一个。

  但李家一直没怎么用这条渔船,还用小船打渔。

  这一次李火元亲自上手,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必须用好船。

  “咦?”

  一边架着小船的赵叔看见李火元划出乌篷船,脸色微微吃惊:“要回来了?”

  “王家敢说一个不字吗?”李火元带着些许傲气。

  赵叔皱皱眉:“王家老大王强可不是善茬,难道你不觉得王家最近太平静了吗?”

  “赵叔。”李火元语重心长的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着急什么啊。”

  赵叔自然能听出来。

  李火元这是挤兑自己皇上不急太监急。

  他闷闷两声:“这不是给你提个醒吗?”

  李火元浑然不在意。

  自己也不是吃素的。

  日后的事情日后在说。

  此时,他划动着渔船,跟着赵叔来到冷水河中心。

  赵叔家的渔船就是小舢板。

  所谓的小舢板很好理解。

  舢板舢板,就是“三板”,中间两块隔板,隔出船头船尾两个防水隔间,分成三部分,其余什么都没有了。

  这艘乌篷船可比那破舢板大多了,舢板总长才三米多,宽不到一米,乌篷船却有小五米,宽一米多。

  船沿更高,不容易被浪花打进来,船舱铺有一层红漆船板,上铺席子,还备有用竹木制的枕头。

  船篷高一米二,两侧共有八扇,其中四扇固定,四扇可以开合移动,是用竹蔑编织而成,中间夹着竹箬,遮阳挡雨不在话下,还很牢固,因为是用烟煤和桐油漆成黑色的,所以才叫乌篷。

  舢板变乌篷,可谓是装备大升级,鸟枪换炮。

  有遮风挡雨的乌篷,李火元以后若是不方便回家,可以直接住在船上。

  乌篷船比舢板大得多,按理说应该划起来更吃力,可乌篷前进靠的是橹而非桨,左右击水,不仅更快更稳,还更省力。

  李火元成为修士已经有些时日,而且还是八流修士,气力比之成年人大得多,划起来反倒觉得更加轻松,更舒服,连船不带晃的。

  听说技术高超的渔夫能在乌篷船的船沿上放一碟茴香豆,边吃边划,一豆不撒。

  两艘乌篷船一前一后快速穿行在水面上。

  只能说术业有专攻,修士也不是万能的。

  比如,李火元对干木匠活一无所知……

  此时的他沉浸于水上疾驰的痛快感,身后赵叔都有些跟不上,喊着等等他。

  不过不用喊李火元也会停下来,他们到了。

  “二小子,你力气真大。”

  赵叔颇有些气喘。

  “到了吗?”李火元遥望着水域。

  “对,就是这,这片水域的鱼特别多,不过也难以捕捞,鱼儿太狡猾,要看运气了。”

  “那我下网试试。”

  “好。”

  李火元甩手将渔网撒入水中。

  片刻后。

  一拉。

  感受不到任何拉扯力。

  他心中伴着失落,就知道运气不是太好。

  果然。

  将渔网彻底拉出来后,只有两个小虾,这便是这一网的全部收获。

  而赵叔也撒下去一网,网到两条鱼,不算太大,也不小,中规中矩。

  “你撒网的力度过于刚猛,要柔和一些。”赵叔摘取两条鱼丢入水仓,继续说道:“网面要大,落水要轻,否则水花惊动鱼儿,便集体逃窜了。”

  李火元摸摸下巴,虽然赵叔说的很在理,但他不认可。

  “赵叔,我们配合一下。我下水赶鱼,你在上面撒网。”

  “赶鱼?”赵叔脸色泛着疑惑:“修士还会这种手段吗?”

  “让你开开眼!”

  说着,李火元褪下衣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