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第一逍遥王

第227章 边境交易(1/3)

  白珊的一番话,让伺候在侧的侍女面色一阵大变。

  哪怕是被夫家赶出来,哪怕是被迫接下白家的烂摊子的时候,她都没有见过自己小姐有如此的严肃过。

  可以想象,这见事情的重要程度。

  白珊离开。

  太子楚能再次走了出来。

  满是疑惑的道:“老方,父皇什么时候说过要成立皇商了?”

  “不这么说,这些人怎么会上套?”方阳淡然道。

  “啊?忽悠人的?”楚能懵了。

  “算不上,现如今大楚的情况,朝廷若想有钱用,就必须走商业一途,而不能只取依靠农民手里的那点赋税。”方阳缓缓道。

  “可若是如此,那岂不是和太祖皇帝的重农抑商的政策相反了?”楚能皱眉。

  “那殿下认为太祖的重农抑商对吗?”方阳反问道。

  瞬间,楚能陷入了沉思。

  那可是太祖皇帝的决定啊。

  方阳见楚能不说话,便直接道:“既然是重农抑商,那为何农税这么重?而商税这么轻?”

  一瞬间,楚能也发现了不对劲。

  而方阳则是继续道:“既然是要重视农民,那就应该减轻他们的负担,而不是因为重视,就给他们拼命加税。”

  “除此之外,但凡朝廷有什么需要,还要为他们加赋,这就是重视农民的结果吗?”

  方阳侃侃而谈。

  楚能竟是一时间无言以对。

  好像太祖的决定也不是那么对。

  方阳则是继续道:“最重要的是,大楚历经百余年,人口早已到了一个峰值,纳税土地早已没了大楚建立之初的多,这赋税也只会越收越少。”

  “父皇曾说过,大楚百姓最能吃苦耐劳,开垦荒地更是不在话下,这土地怎么会越来越少?”楚能满脸疑惑。

  “殿下,臣说的是纳税土地,就算土地越来越多,但是纳税土地只会越来越少。”

  方阳的话,好似给楚能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这是为何?”太子看着方阳问道。

  “因为土地兼并,这个问题是让每一个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方阳郑重的说出了这句话。

  楚能眼中满是求知欲。

  方阳则是缓缓道:“那些世家大族有着足够的财富,但是又同样有着免赋税的特权,因此在又灾害出现的时候,他们都不会伤筋动骨。”

  “然而那些普通百姓就不一样了,朝廷每年的赋税是当地耕地面积进行收税,一旦世家有一块地不用交赋税,那么就有普通百姓要交双倍的赋税。”

  “多增加了赋税之后,百姓手中的钱粮就会减少,若是没有天灾人祸,或许他们还能温饱,但一旦有天灾人祸,那手里钱粮肯定就不够了。”

  “他们赖以生存的田地也自然就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殿下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方阳看向楚能循循善诱的问道。

  “百姓会将田地抵押给那些世家,以求换取钱粮。”楚能皱眉。

  “不错,这一换,便又少了一块田地,那没有卖地的人就会在多出一份田地的赋税。”

  “就这么周而复始,不断有人撑不下去,不由有人专卖田地以求生存,最后交税的田地还能有多少?”方阳满脸惋惜。

  楚能则是眉头紧皱。

  思索着方阳的话,心中满是担忧。

  方阳虽然只是拿一块地来说,但是以大楚的人口基数来看,这些消失的土地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良久,楚能才缓缓道:“怪不得父亲说,这些年大楚的国库收入越来越少,原来问题在这儿。”

  随后便看向方阳道:“那咱们可有什么好办法处理此事?”

  “办法自然是有的,不过会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推行,但此期间,百姓依然是困苦的,朝廷的收入也会是递减的,因此,便需要一个为朝廷增收的方案。”

  “而商税便是最好的一个方向,虽然百余年来,大楚对商人的打压几乎已经形同虚设,不少商人子弟更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了地方执政,但若是细究起来,都可以拿下。”

  “而且阻力可以说是最少的......”

  方阳就这么和楚能聊着,一直到吃过午饭,楚能都是意犹未尽。

  下午方阳则是带着楚能直接到了西山。

  “老方,你有想好在哪里建造教塾吗?”楚能看着眼前的大山问道。

  方阳则是没有回答楚能的问题。

  而是道:“殿下,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不变的真理,而且就这环境,这破路,一旦下雨根本无法行走,殿下觉得,就算减了学堂那些先生每日往返都要一个多时辰,他们会愿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