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593章 斜封官(1/2)

  官员们进出大明宫都需要徒步,沈珍珠若是骑马出宫就太显眼了,她只好徒步走出丹凤门,在大街上雇了一辆马车,让车夫把自己送到皇城。

  长安作为大唐帝国的首都,自然有很多出租马车的商贩,在丹凤门长街的路边就有许多马车在路边排队等活,一如后世停靠在酒店前的出租车。

  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马车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速度缓慢,一路上直把沈珍珠急的不停催促。

  “车夫,能不能再快点?”

  “劳你大驾,再快一点!”

  “快快快……”

  车夫努力满足沈珍珠的要求,不停的叱喝着马匹,用了一炷香的功夫抵达了皇城东门。

  皇城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官廨聚集地,平日里是允许官员的马车、肩舆进入的,但前提必须是官员已经备案。

  像这种临时从大街上雇佣的马车是不允许入内的,皇城各门都有监门卫把守,所以车夫就在路边停下了马车。

  “大人,到东门了。”

  “多少钱?”

  “十五文。”

  沈珍珠把手往袖子里一掏,顿时红了脸。

  出门的时候走的太急,竟然忘了带上荷包,袖子里空空荡荡,一文不名。

  “那个啥……本官出门时候走得急,忘了带钱。”沈珍珠不好意思的摸着俏脸说道。

  车夫憨笑:“庶民一家就靠着马车赚钱,不敢赊欠,有劳大人到衙门借一下。”

  “那你跟我来吧!”

  沈珍珠觉得这也是个办法,自己身为大理寺少卿,借十五个铜板的面子应该是有的。

  有身上的官袍开路,沈珍珠顺利的从东门进了皇城。

  只不过这让守门的禁军有些诧异,堂堂的四品大员竟然没有自己的车马,还要依靠雇车来代步?

  “这位大人好生奇怪,都升到四品了,居然没有自己的马车?”

  “可能是从外地进京的官员吧?”

  “外地进京的大员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马车。”

  “那就是从外地进京赴任的,如果是京城的官员,五品以上的此刻都在大明宫参加早朝呢!”

  几个守门的禁军轻声嘀咕。

  雇车来皇城办事的官吏每天都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身穿青袍的中下层官员,都混到四品大员了居然还没有自己的马车就有点让人奇怪了……

  “这位大人走路的姿势怎么看起来有点娘们?”

  “嘿嘿……谁说不是,白白净净的,眉眼比女人还好看,说不定是个斜封官。”

  “嘘……小心祸从口出,人家可是四品大员,当心砸了你的饭碗!”

  唐朝时期一直有斜封官存在,指的是那些通过贿赂,或者王公举荐爬上来的,这些人通通被称为“斜封官”。

  在武则天时期,斜封官最盛,热衷此道的太平公主靠这条门路赚的盆满钵满,富可敌国。

  而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斜封官就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靠着武则天的宠爱,这对男宠把持朝政,差点登上了宰相之位……

  所以,皇城中偶尔出现几个面容俊美的年轻官员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看门的禁军早就习以为常,也就是私底下揶揄几句。

  沈珍珠初次进入皇城,也不知道大理寺在什么方位?

  只见庄严的城墙内官廨林立,朱漆衙门鳞次栉比,一座挨着一座,进进出出的胥吏如同过江之鲫。

  “敢问大理寺怎么走?”

  沈珍珠没办法,便拦住了一个身穿青袍的官员询问。

  这个官员是太仆寺的八品胥吏,面对身穿深绯色官袍的大员不敢怠慢,急忙叉手施礼:“下官有礼了!”

  接着手指向西一指:“顺着这条大街向西走,一直走到头,过了司农寺、卫尉寺就到了。”

  “多谢!”

  沈珍珠道一声谢,急忙迈步疾行。

  青袍胥吏有心巴结沈珍珠,撵了几步,叉手问道:“敢问上官可是新到任的大理少卿?”

  大理寺的寺卿是从三品,两个少卿是正四品,目前只有一位履任,所以青袍胥吏轻易的便猜到了这个四品大员的身份……

  “正是。”

  沈珍珠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加快了脚步。

  “下官乃是太仆寺的典事,姓韦名伦,若大人有需要帮忙的时候,尽管到太仆寺寻找下官。”

  这个胥吏自恃出身京兆韦氏,尽管双方品级悬殊,还是自信的通报姓名。

  我的职位只是八品又如何,难道你没听说过“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在这皇城里谁不给韦氏族人几分薄面?

  时间紧迫,沈珍珠顾不上和对方客套,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