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680章 真一个土崩瓦解(1/2)

  洛阳。

  自从李隆基出征后就寝食难安的武灵筠没有等来喜讯,反而等来了李隆基被困郑县的噩耗。

  “什么……李瑛没死,此乃长安朝廷请君入瓮之计?”

  半夜接到噩耗的武灵筠震惊的脸色苍白,呆若木鸡。

  不等天亮,她便派人连夜召李林甫、裴敦复、王琚等人入宫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让镇守函谷关的韩举功、风陵渡的来曜一起出兵救援李隆基。

  郑县城内的七万人马是洛阳朝廷的底牌,一旦被吃掉了,那洛阳朝廷将再也无力抵抗长安军的进攻。

  使者携带了“朝廷诏令”,连夜离开洛阳赶往函谷关。

  只是人还没到函谷关,就在陕州境内撞见了浩浩荡荡的河东军,“杜”字大旗在寒风中猎猎招展。

  使者急忙返回洛阳向武灵筠禀报这个噩耗:“启禀皇后,函谷关沦陷,杜希望正率八万大军朝洛阳杀来!”

  武灵筠如遭雷击,当场晕厥了过去。

  随后,斥候不断的从各地送回噩耗,函谷关沦陷、风陵渡沦陷、潼关沦陷,河东军已经过了渑池,距离洛阳只剩下一百五十里路程。

  在李隆基倾巢出击之后,洛阳城内只剩下两万守军,眼见洛阳朝廷的覆灭已是旦夕之事。

  这日早朝,超过一半官员缺席,甚至连告假都没有,直接开摆不来了。

  武灵筠急的嚎啕大哭:“右相你快想个办法,本宫相信你一定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李林甫也知道洛阳朝廷即将寿终正寝,但他还是想再抢救一下。

  “请皇后给河阳的李钦修书一封,让他火速过河拱卫洛阳。”

  “好好好,马上给李钦修书!”

  武灵筠已经失去了方寸,当即以皇后的名义给李钦下了调令。

  使者携带兵部文书离开洛阳,快马加鞭赶往黄河北岸的河阳县,召李钦率部回援东都。

  李钦此刻手里正拿着儿子李晟的招降书,在权衡一番后下定决心向长安朝廷投降。

  既然李瑛能够接受来曜、来瑱父子的投降,能接受辛云京的投降,那自己还犹豫什么!

  李隆基被抓了,七万大军全部覆没,来曜父子投降、辛云京投降,潼关沦陷、风陵渡沦陷、函谷关沦陷……

  杜希望率领八万大军逼近洛阳,自己再去保卫洛阳朝廷,那纯属脑门被驴夹了!

  “拥护长安,讨伐武氏!”

  下定决心之后,李钦立刻设宴召来自己的副将,原潞州大都督府长史邓睿,掷杯为号,直接在酒席上砍了。

  此人与邓文宪一样,与武灵筠乃是表姐弟关系,属于武氏死党,断无投降的道理,不如砍了将首级献给李瑛当做投名状。

  随后,李钦召集驻扎在河阳周围的兵马,宣布向长安朝廷投降。

  “诸位将士,长安的皇帝才是大唐正统,自今日起,本将决定拨乱反正,支持长安!”

  李隆基惨遭俘虏,三关连续失守的消息已经在河阳军中传的沸沸扬扬,从上至下早就失去了斗志,军心惶惶。

  此刻听了李钦的决定,五万将士齐声表示遵从命令,弃暗投明,归顺长安朝廷。

  “拥立长安,统一大唐!”

  “拨乱反正,讨伐武氏!”

  五万将士攘臂高呼,支持长安的声音直冲云霄,振聋发聩。

  “出兵!”

  获得了全军上下的响应,李钦随即率部袭击孟津渡,斩杀守将任师利,将他的首级与邓睿的首级一起给大唐皇帝李瑛送去。

  此时,李瑛率领十万大军已经过了潼关,距离洛阳还有三百多里路程。

  李晟接到父亲的降书之后,立刻带着使者提着两颗头颅前来面圣。

  “启奏圣人,家父已经率部反正,并斩杀任师利、邓睿,特将首级来献。”

  “哈哈……真是太好了,看来不用等朕抵达洛阳,杜希望就能收复东都了!”

  李瑛喜出望外,命李泌以兵部尚书的名义给李钦修书一封,命他依旧担任左威卫大将军,率部渡过黄河,协助杜希望攻打洛阳。

  孟津渡距离洛阳不过八十里路程,李钦叛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洛阳。

  “启奏皇后,李钦叛变了,他斩杀了邓长史与任将军,正率叛军朝洛阳杀来。”

  “启奏皇后娘娘,郑县被攻破,陛下被押解回长安了!”

  “报……大事不好,李瑛率十万人马御驾亲征,已经过了风陵渡,距离洛阳只剩三百里!”

  “报……渑池、新安各县望风而降,杜希望的大军距离洛阳只剩八十里路程!”

  “不要报了……谁再报就给我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