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841章 十子降世(1/2)

  十月初三,天降瑞雪。

  长安城覆盖上了一层洁白的薄雪,太阳出来后照耀的大明宫晶莹璀璨,犹如披上了婚纱的绝世女子。

  急促的脚步声踏碎宫道薄冰,小黄门脚步踉跄的来到含象殿,绛红的宦官服沾满碎琼乱玉。

  “陛下,娘娘的羊水破了,稳婆说...怕是等不及晌午!”

  “哦?”

  李瑛瞬间起身,吩咐诸葛恭道:“你去含元殿传旨,今天的早朝取消,重要奏折给朕送过来,一般事务交由中书、门下决断。”

  “奴婢遵旨!”

  诸葛恭马上出门,独自踏雪赶往含元殿。

  “摆驾紫宸殿!”

  若是换了别的嫔妃,李瑛肯定不会耽误早朝,但今天生产的却是原突厥公主阿史那乌苏。

  她将会生下一个具有突厥和汉人血统的皇子或者公主,这对于稳定两个民族的关系至关重要,所以李瑛必须亲自去坐镇。

  “传朕旨意,再找几个稳婆来大明宫帮忙,让太医院的人也过来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李瑛冒着风雪走出含象殿,一边系着大氅的纽扣,一边向身后的吉小庆下令。

  由于天色刚亮,大明宫里的小太监刚刚开始清理积雪,地面稍微有些滑。

  吉小庆急忙亦步亦趋的跟在天子身后,唯恐不慎滑倒。

  “圣人慢些、慢些,小心路滑!”

  这场初雪虽然下的不大,但温度却是骤降了十来度,伴随着呼啸的寒风,吹得人脸颊生疼。

  大明宫里的数千太监纷纷扛着扫帚、铁锹,在巍峨的宫城中清扫积雪,一片忙碌景象。

  由于去年的辛勤耕耘,大唐皇帝今年进入了收获期,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便收获了累累硕果。

  先是在六月份,章仇明月为李瑛诞下一对龙凤胎,分别取名李纬、李永,同一天杜芳菲也为李瑛生下九郎李驰。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段悲伤的插曲。

  在金秋八月,崔星彩夭折了一个女孩,这也是李瑛穿越之后不幸夭折的第一个孩子。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这医疗技术落后的年代,胎儿难产可谓家常便饭,李瑛对此坦然接受。

  文武百官虽然称呼自己为圣人,但自己也只不过是个掌握了权力的凡夫俗子,在生老病死面前同样无能为力。

  从含象殿到紫宸殿有二里路,李瑛踏着积雪的路面,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方才抵达。

  距离紫宸殿更近的后宫嫔妃们陆续赶了过来,在现场的有皇后薛柔,贤妃崔星彩、修容公孙大娘、昭容杜芳菲等四个女人,正聚在外殿翘首期待。

  “参见陛下!”

  在薛柔的带领下,四个女人一起施礼参拜。

  “皇后与诸位嫔妃免礼。”

  李瑛脸色严肃的招呼四人平身,下意识的伸头朝里面望了望,嘴里问道。

  “阿史那什么情况了?”

  薛柔知道丈夫非常重视阿史那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微笑着道:“陛下请放心,里面有四个长安城最好的稳婆帮忙接生,阿史那一定会顺利的给您生下第十四个孩子。”

  “嗯。”

  李瑛点头。

  心中却暗自嘀咕了一声,“不知不觉间朕已经十四个孩子了吗?这产量还是可以的啊!”

  别的不说,最起码自己现在已经有了九个儿子,只要能培养出两三个有能力的,不愁将来后继无人!

  而且这些嫔妃们都是德才兼备之人,没有武媚娘、韦莲儿、张庭这种野心勃勃的女人在背地里搞事,后宫风平浪静,可以给子女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李瑛的九个儿子之中,目前表现出最有潜力的就是老五李备。

  今年六岁的李备每天都会苦练武艺,小家伙在沈珍珠的指导下已经能够娴熟的舞剑,还学会了骑马,箭术也略通一二。

  在东宫学习的时候李备跟南霁云最近,总是缠着他讨教用兵之法,平日里最喜欢研究三国历史,最崇拜的人是蜀汉昭烈帝刘备。

  另外一个表现出特长的就是老六李驭,可能是继承了母亲杜芳菲的习武基因,今年三岁的他就已经长到了四十多斤,比一些四五岁的孩子还要魁梧。

  小家伙的饭量极大,一顿能吃三碗米饭,力气远超同龄人,摔跤的时候甚至不输已经八岁的四郎李优。

  这是什么概念?

  一个八岁的小学生摔跤居然赢不了三岁的幼儿园,六郎李驭就是这种妖孽般的存在!

  其他三个儿子之中,李武今年刚满一岁多点,老八李纬、老九李驰还在襁褓里吃奶,将来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有待观察。

  看到李瑛一脸担忧,崔星彩自告奋勇道:“我到里面瞧瞧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