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989章 这个皇叔有点行(1/2)

  六月初九。

  距离李嗣业率军出征已经十三天,将朝政安排妥当的李瑛决定在今日出征。

  他已经于数日之前,命令锦衣卫镇抚使司乙携带密旨,快马加鞭赶往汝南等候李嗣业,向他下达下一步的指示。

  等李嗣业率领的五万将士抵达汝南后稍作休整,继续向南出发,直奔江夏,大概还需要七八天左右的时间。

  按照计划,李瑛需要从长安赶往江夏,在这里与李嗣业率领的将士会合,然后登上来自洞庭湖的战船,扬帆向东,偷袭被安禄山改名为“南京”的这座城池。

  从长安到江夏全程一千五百里,按照日行三百里的速度赶路,大概需要五天左右才能赶到江夏,所以李瑛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根据李瑛的安排,由监门卫大将军吕奉仙率领两千骑兵护驾,接替诸葛恭担任锦衣卫指挥使的伍甲率一千锦衣卫随行。

  除了护驾的将士之外,内侍省知事吉小庆、兵部尚书李泌、中书侍郎王维、礼部尚书令狐承、兵部员外郎韦芝、金吾卫中郎将马千乘等十余名官员随驾出征。

  就在李瑛刚刚穿上戎装,准备翻身上马的时候,只见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少年匆匆来到两仪殿,作揖请求。

  “陛下,臣在卫尉寺过于清闲,请允许臣随驾出征!”

  李瑛定睛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卢美人的儿子信王李瑝。

  李瑛蹙起眉头,上下打量了这个小兄弟一眼。

  只见他的身高比年前又长高了三寸,大概一米八五左右的样子,看起来比自己还要威猛。

  “二十三郎啊,是谁让你随朕出征的?”

  李瑛手抚剑柄,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李瑝问道。

  李瑝红着脸道:“是阿娘让我去的,不过,小弟自己也想跟随陛下出去长长见识,还请陛下恩准!”

  李瑛一猜就知道是卢美人给这个大兄弟出的主意,不过这李瑝生的身材魁梧,猿臂蜂腰,倒是个武将的好苗子。

  而且李瑝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在力量与武艺方面仅次于李琚,只可惜李琚这家伙贪得无厌,把自己送进了太安宫,倒是可惜了他一身武艺。

  “二十三郎,打仗可不是儿戏,沙场上血肉横飞,一不小心是要送命的!”

  李瑛拍了拍李瑝的肩膀,郑重的告诫,“你可要慎重考虑!”

  李瑝长揖到地,斩钉截铁的恳求:“小弟今年已经十六岁,也是时候为国效力了。

  我们兄弟十几个,无人能为陛下分忧,小弟深感惭愧。

  即便没有阿娘的教诲,小弟也早想为国效力,我已经收拾好了行囊,还望陛下准许小弟随军出征!”

  “既然二十三郎有这样的志气,那就跟着朕去前线走一遭,见识下战场上的残酷。”

  看在李瑝母亲的面子上,李瑛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决定带着他出征南京。

  老三李亨、老四李琰、老五李瑶、老六李琬都是文官,他们没有上战场的能力,李瑛也不能赶鸭子上架。

  难得这李瑝主动请缨,李瑛也愿意培养一位有带兵能力的“皇叔”,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度量,绝不会像李隆基那样小肚鸡肠,疑神疑鬼。

  李瑝大喜过望,急忙施礼致谢:“多谢陛下成全,小弟已经把行囊放在了朱雀门,随时可以出征!”

  “那好,咱们现在就离京踏上征程!”

  李瑛拍了拍李瑝的肩膀,在吉小庆、马三宝等数十名太监的簇拥下,大步流星的走出了两仪殿。

  大殿的台阶前有一匹身材修长、四肢矫健、浑身雪白的良驹,这正是李瑛的“御骑”,此马脚力惊人,在全力疾驰的情况下能够日行四五百里。

  随行的太监们也需要骑马,不过他们的坐骑都在太极门,需要徒步走到那里才能上马。

  “陛下,小弟扶你上马!”

  等李瑛走到了坐骑前,李瑝非常有眼力劲的伸手搀扶。

  吉小庆见状急忙抢着伸手:“不敢劳烦信王大驾,还是让奴婢来搀扶圣人。”

  “朕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何须搀扶!”

  李瑛扳蹬认鞍,翻身上马,双脚在马镫上轻轻一叩,嘴里轻叱一声。

  “驾!”

  这匹白马嘶鸣一声,撒开四蹄,朝着太极门方向小跑而去。

  吉小庆带着数十名太监撒开脚步,一路飞奔,紧紧的跟着李瑛的马蹄赶往太极门。

  片刻之后,一行人穿过了太极门。

  尚乘局的宦官早就在门外准备好了数十匹良马,供吉小庆、马三宝等随御驾出征的同僚骑乘。

  “咴~”

  在此起彼伏的骏马嘶鸣声中,吉小庆等一众太监纷纷上马跟随着圣驾赶往朱雀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