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问杨广梵清惠哪去了。鱼赞不会问,他一向都只是答,从来不问。祝玉妍也没问,她忙着养伤,只是以为梵清惠被杨广囚禁,没想过梵清惠能逃走。石之轩更不会问,梵清惠的事本来就不归他管。
只是这时净念禅院方面告知倭国厩户皇子的汉语已经基本过关了。
不愧是历史留名的人物,果然聪明,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掌握一门外语,虽然倭人有汉语基础,但还是聪慧过人。
杨广似乎心情很好,亲自到净念禅院接厩户皇子。
净念禅院的住持了空禅师带着厩户皇子恭迎在庙门外。
杨广面带笑容,先看了一眼身型如孩童,却蓄着胡须的圣德太子,想找出他和日元上画像的共同点。
但也仅仅就是扫了一眼,随即就把目光放到了了空身上。
了空刚一躬身,杨广就一把攥住了空的手臂向上一扶,笑道:“住持大师不必多礼了。”
对身边一躬到底的厩户皇子视而不见。
杨广拉着了空也不寒暄,迈步就进入了禅院。
只是这一搭手,杨广就断定了空的伤没有太大起色。
邪帝舍利对了空的伤也是大有帮助,不知道是梵清惠没见了空,还是没舍得,对了空隐瞒了此事。
正常来讲,杨广封锁净念禅院靠的是公权力,是在程序上隔绝了外人的打扰,并没有派武功高手看管、监视,所以吸了邪帝舍利的梵清惠想出入净念禅院易如反掌。
杨广心中转念,脸上却不动声色,这才对对厩户皇子笑问:“皇子在这禅院住的惯吗?可有什么怠慢之处?”
厩户皇子赶忙道:“这里富丽堂皇,吃穿用度远胜国内,不愧是天朝上国。”
杨广哈哈一笑,这时候知道叫“天朝上国”了,早态度这么好,也不至于被自己揪来。
厩户皇子也只能在心中叫苦,这里吃的用的比老家的皇宫都好,这没假。净念禅院的奢华程度,比杨广在洛阳建的皇宫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没这两下子,如何能让杨广也惦记净念禅院的产业。但厩户皇子在这里没有自由,只有失去自由,才明白自由的可贵。
他当然知道之前国书的无礼,所以才派了小野妹子,自己没敢亲自走这一趟,企图利用小野妹子的外交手腕蒙混过去。
只是杨广没给他这个机会,用强大的军队,把他请到了洛阳。
杨广没问其他人怎么样,僧人是来取经的,学不学汉语都得留在净念禅院,杨广只把厩户皇子接走了,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
自此,杨广身边总是跟着一个侏儒,在杨广挺拔的风姿下,更显得不伦不类,但杨广不介意出这个洋相。
而杨广说一不二的权威也深深震撼着厩户皇子,在这样一个富饶的国家拥有无上权威,实在已经是人生追求的尽头了。
厩户皇子是真心求教,杨广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道:“皇子向往中华的文化,诚心求教,朕也不吝惜。大隋也确实需要一个海外盟友,有皇子从中引线,倭国正合适。”
厩户皇子大喜。
此时倭国是推古天皇执政,最早的女帝,圣德太子与权臣苏我马子共同辅政。
苏我马子亲百济,百济属于大隋的藩属,深受中土文化的影响,此时倭国所接收的中土文化都是通过百济,包括汉字。
圣德太子想与苏我马子争权,他的老师是高句丽高僧慧慈,向他推荐学习百济的宗主国大隋,称:“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法。”
当时隋文帝灭了陈国,结束了南北朝,国势强盛,隋文帝本人幼年育于佛寺,因而终生笃信佛教并培植佛教势力。
这才有了遣隋使。
来之前他确实提心吊胆,到了更是被杨广困在净念禅院,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但自打被杨广接走,杨广表现得极为和善,总是不经意透漏出对自己学会汉语的赞赏,让厩户皇子愿意相信杨广说的都是真心话。
杨广说的是“盟友”,可不是“藩属”。
厩户皇子在洛阳看到那么多巴结大隋的藩属国使节,这也是震撼他大隋天威的一个重要原因。杨广对倭国的定位,如何不让厩户皇子喜不自胜?
厩户皇子深施一礼,道:“还要靠陛下提携。”
杨广不以为意一笑,道:“皇子能看到大隋的强盛,不甘于困守一个小岛之上,这等远见卓识,朕也很佩服。朕有心结盟倭国,只是心中有很多担忧。”
厩户皇子一愣,自己这次来的姿态很低,完全是按照“藩属”的标准要求自己,不似第一次的狂妄,以求全身而退,这样还不能让大隋皇帝放心?
厩户皇子立刻道:“倭国必然会唯大隋皇帝陛下马首是瞻。”
杨广笑道:“皇子误会了,跟皇子相处这段时间让朕完全不怀疑皇子的人品,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