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第160章 洛阳朝堂(2)(1/2)

  这时另一个大臣马上站出来说道。

  “陛下,要这样照此一说那诸葛亮手中还真有近三十万兵马,怪不得我大军连连失利。”

  “值此危难之时王司徒以七十六岁高龄还能随大军出征让人敬佩。”

  “不像有些人只是躲在后方说别人风凉话。”

  听着刚才那人说的有理有据,曹睿心中已明白了七八分。

  一个连洛阳城都很少出去的文官却能把前线的事说的那么清楚。

  这后面必是有人支持。

  曹睿是想分曹真、曹休手中的兵权。

  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

  现在把曹真押回来谁去打仗对抗诸葛亮。

  内侍只是上前收了那人奏书,曹睿却没有打开看。

  而是看向一旁的王朗说道。

  “大司徒照这样说来那诸葛亮手中要有二十多万兵马。”

  “那这现在攻到前线的蜀军想必真有十多万人。”

  “接下来我们要如何做。”

  看着自己上的奏书陛下都没个态度。

  那参奏之人刚想说话却被一人眼神止住。

  这才慢慢退了回去。

  而这时王朗还未说话众臣之中又站出一人。

  对着曹睿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现在大魏已到危急之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臣请陛下北狩邺城。”

  王朗马上说道。

  “不可!”

  “现在前方大将军带着三将士正在与蜀军浴血奋战,现在提出迁都之事前方大军必定军心溃散。”

  “到那时诸葛亮大军顺势压来,我大魏就真有亡国之危。”

  “黄门郎所说万不可取。”

  听到王朗反对那人马上回击道。

  “大司徒刚才也说了诸葛亮大军有三十万兵马。”

  “而我方关中数战雍凉大军已不复存在。”

  “现在在陕县前方诸葛亮有大军十多万人还在不断增兵,而我方只有大将手下四万之众守在陕县。”

  “洛阳现在只有一万多兵马与空城无异。”

  “大司徒您是我大魏三朝元老,难道你要把陛下置于险地不成。”

  那人越说越激动。

  转身对曹睿一拱手说道。

  “陛下现在洛阳无兵,大将军在前线已经是左支右拙,应对诸葛亮已是拼尽全力。”

  “可他还要时时顾及陛下安危。”

  “这样打起来我大军胜算更少。”

  “既如此,陛下不如北狩把洛阳留给大将军防守。”

  “洛阳城池高大防守完备又有充足的粮草,到时大将军所部撤回洛阳凭借坚城专心对抗诸葛亮。”

  “到那时,前方有大将军坐镇死守洛阳,中有虎牢险关,后又有陛下督河北兵马源源不断供应前线。”

  “如此一来我大魏必胜、天下可安!”

  那人说完还情真意切的向曹睿深深一拱身。

  接着此人所说之计就有很多大臣开始附和。

  “臣附议,陛下万金之躯不可置于险地,应马上北狩邺城。”

  “臣也附议,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更不用说陛下是天子之身,应马上北狩,也好让前线将士安心作战。”

  随着几人领首有近一大半的大臣都同意迁都之议。

  曹睿看着众大臣一提到迁都是一个个积极发言。

  不知道还以为他们要出征去打诸葛亮。

  曹睿心中也一阵酸楚。

  心说你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为何那么希望我这个皇帝北迁邺城。

  不就是我不走你们也都没法走吗。

  还什么去向北方督军支援前线。

  说白了就是逃跑。

  还什么让前线战士安心打仗。

  曹睿心说。

  他这个皇帝前脚跑,后脚前线将士就会认为自己效忠的陛下抛弃了他们。

  到时那很可能就是王朗所说一溃行里的局面。

  到时别说一个陕县,就是洛阳、虎牢关恐怕都保不住。

  现在不管曹真如何不好,可他在前线以几万兵马对抗诸葛亮死守不退,就这一点就已大大超过众人。

  曹睿看着众大臣,又看看王朗。

  而此时王朗也是屏住呼吸、双眸死死的盯着曹睿。

  生怕他说出迁都之类的话,要是那样大魏可就真要亡了。

  众也都是齐齐看着这个只有二十多岁的大魏当家人。

  等他做出最后的决断。

  曹睿用眼睛扫视众人一遍,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