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第290章 是否要于关中、西凉募兵,以抗曹魏(1/2)

  看着费祎三人纷纷投来不信的目光。

  诸葛亮只能转移话题。

  “文伟接下来你要处理的政事太多,要小心应对才是,不要分心他处。”

  随之诸葛亮对着一旁郭攸之说道。

  “演长,你通礼法重礼节。”

  “现下迁都在即!”

  “现迁都之事还有成都陛下后宫妃嫔接送长安一事就要你来一力操办行事。”

  “现在府库充盈,所需一应费用可从府库支取。”

  “万不可让天家亲眷受半分委屈!”

  “此事关系朝运,万不可马虎!”

  郭攸之一拱手说道。

  “请丞相顾应其他,攸之必尽力做好迁都一事,不让丞相忧心。”

  诸葛亮看着三位重臣说道。

  “民政之事要多多依赖诸君,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防备曹魏之事上。”

  费祎、董允等人脸色一怔。

  费祎问产道。

  “丞相,现在不是刚刚与曹魏签定和约吗。”

  “对方有能力在此时再生事端?”

  诸葛亮摇摇头说道。

  “曹睿被我大军逼着签定这城下之盟。”

  “他可是时时想着反击夺回关中。”

  “在我组织撤军之后未有多久曹真就领兵马想过大河于风陵渡偷袭潼关侧翼。”

  “只是被我提前发现设下伏兵灭掉了对方的先头部队。”

  “对方也随之安静一阵。”

  “不过从曹睿的河北军主力到达弘农之后。”

  “弘农一线的魏军有了近十四万兵马之众。”

  “曹睿也随之硬气起来。”

  “我接到张苞与邓芝发来的军报,近些日子以来魏军兵马不断以小股斥候向潼关方向试探。”

  “原先约定的止兵线两侧不设兵马之约已被打破。”

  “而且我收到情报。”

  “曹睿于中原、河北之地开始大肆募兵。”

  “大有再成军三十万之势。”

  “看来我之前所猜两年之内魏军不会大举进攻之事,真的要提前。”

  几人吃惊。

  董允说道。

  “这大战刚过,先不说东吴与合肥一战。”

  “就光是在关中魏军就已前后损兵二十五万之众。”

  “曹睿现在下达全国募兵令这是要不计民力与我大汉死拼关中。”

  费祎也说道。

  “如此行事,他要能打赢还好,要是打不赢那曹魏的国力和民望可就是要彻底被掏空。”

  “到那时魏国再也无力控制大局。”

  诸葛亮说道。

  “我与你们看法相同,不过……。”

  “还有一点你们没有意识到。”

  几人拱手说道。

  “请丞相明言!”

  诸葛亮摇着羽扇在厅内走了几步这才说道。

  “从最近曹睿接连的动作来看,他这是想借着对我大汉发动战争之际而削弱宗亲与世家的力量。”

  “而且在这些新军之中。”

  “曹睿在其中大量充入听命与他的年轻军官。”

  “而之前的宗亲如曹真、曹休等人被他分别派向弘农、或是合肥前线督领原有兵马。”

  “就连以曹魏世家为代表的司马懿也只是被其留于荆州防备武关一线。”

  “而后方的征兵、募兵之权。”

  “曹睿却给了年轻的军事将领丘毋俭、许仪、典满等人。”

  “如此已来。”

  “一但成军之后这些兵马不管编入哪一方麾下,可这些中下层将军校尉都是唯他曹睿这个皇帝之命事从。”

  “到时曹睿在军中的威信就会大大增加。”

  “他可以凭此之事慢慢把军权抓在手中。”

  “然后!”

  “他就以曹真、司马懿这些老将领兵来对抗我关中。”

  “而他所募兵马却于后方屯田训练。”

  “前方作战如有力他的后续兵马就会随之继续进攻,而前方作战不利,他新招之兵就会紧守险要城池,也可保中原不失。”

  诸葛亮边说边走到费祎几人面前说道。

  “他这是想内忧与外敌一起解决,而后把大权牢牢抓于他这个帝王之手,不再受那些顾命大臣之约束。”

  “此子虽年少登基,可其志向与心机让人不可小看。”

  郭攸之说道。

  “这样分权之法,恐怕那些老臣不会答应。”

  诸葛亮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