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第371章 刘禅大军撤回长城(1/2)

  匈奴王眼中一狠说道。

  “你的意思是汉军还会杀回来?”

  “以之前这支汉军作战风格来看,很有可能。”

  看着有些不相信的匈奴王。

  司马懿耐心的说道。

  “大单于不要小看了这支汉军。”

  “经过这几次的交手我就知道对方成军的最终目地就是为了对付你们匈奴人。”

  “去年诸葛亮大军攻入陇右、关中之地。”

  “那时诸葛亮整个汉军手中的骑兵也就三四千军骑最多了,还都是些南马、驮马。”

  “可就在诸葛亮拿下关中打通西凉的一年时间,他手下的骑兵就增加了一倍不止。”

  “这说明什么?”

  匈奴王说道。

  “你是想说汉军把我匈奴当做他们下一个对手。”

  “没错!”

  “诸葛亮这种大汉丞相,在夺下关中打败我魏军之后不会不考虑周围的威胁。”

  “他能在一年多内发展起一支近万人的骑兵,可以说是倾尽了他手上所有的国力。”

  “哼……!”

  司马懿看向匈奴王哼了一声。

  “接着他的骑兵就悄悄进入河套对着你匈奴大开杀戒。”

  “现在大单于还相信你能作壁上观,看着汉军与我魏军作战而置身事外吗。”

  “诸葛亮第一个想要灭掉的就是你匈奴王。”

  “你想躲也躲不掉!”

  匈奴王听着司马懿所说,又回想着过往,随之把手中一个酒碗狠狠摔于地上。

  “想灭我大匈奴,我倒要看看是谁手中的战刀更锋利。”

  司马懿看到已成功激怒匈奴王,趁热打铁说道。

  “现在诸葛亮是我们双方宿敌!”

  “只有打败诸葛亮,你匈奴人才能长久在河套地区繁衍下去。”

  “现在我大魏已集结了八十三万大军于潼关、武关一线。”

  “到时只要大单于起全部匈奴骑兵南下,兵指北地、安定,进攻长城一线,只要攻破诸葛亮手下的北方边塞军,到时我们双方就能会师于长安城下。”

  “到那时我主承认与大单于平分关中。”

  “好,一言为定!”

  司马懿与匈奴王会谈完,走出单于王帐。

  抬头看向不远处的石达林勒还站于那里。

  司马懿看向此人。

  一个精壮的大汉,看似还有些精犷。

  可那人眼神之中的狡黠,使司马懿相信此人绝不可能如外表一样只是个会打仗杀人的武将。

  司马懿走到此人近前笑着对石达林勒说道。

  “刚才首领受苦了,心中不要怪罪你主才好,他也是为了团结嘛。”

  石达林勒知道眼前之人是魏使。

  眼下匈奴正在与魏国联合,他也不敢随意怠慢。

  学着样子对司马懿一行礼,算是回答。

  看样子对刚才被匈奴王赶出大帐之事很是不满。

  司马懿笑着解下腰中定剑。

  “首领首战就击败了汉军,我还未来得及向你道谢。”

  “这把宝剑就当作老夫对将军的谢礼。”

  说着司马懿就把手中宝剑递到那人眼前。

  石达林勒看着那镶着各种宝石的佩剑脸上终于是露出了笑意。

  司马懿看到眼中。

  随之问道。

  “刚才听那些王爷们所说首领不是匈奴人,这是什么意思。”

  “你们不都是一样的匈奴人吗?”

  石达林勒随之哼了一声说道。

  “那些人只会仗着自己高贵的身份而压榨我们这些部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本事。”

  “在匈奴人中也有高低贵贱。”

  “像那些王爷受祖上所顾,一生下来就能继承父辈的部众牲畜。”

  “而像我们这样的一生下来就什么也没有,连身份都没有。”

  “也就是刚才他们嘴中所说的奴隶。”

  “而我部众就是匈奴王的奴隶部队,我们平时只有为匈奴王打仗、放牧才能得到赏赐。”

  “其他时候也都是吃命于匈奴王。”

  司马懿点点头。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流氓不问岁数。”

  “好好干,总有你出人头地的一天。”

  “看着吧,早晚有一日我要把我这支羯族大军带成草原之上最高贵的部族,让他们全都臣服于我脚下。”

  司马懿说道。

  “哦,原来首领的部众是叫羯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