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父北伐,刘禅率魏延奇袭长安

第593章 渡过汾河!(1/2)

  马承问道。

  “陛下,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禅说道。

  “既然对方无意北上,那我们便主动前去迎接。既然他们已经到来,又岂能让他们空手而归!”

  “那陛下我们大军南下?”

  刘禅看着对图说道。

  “命令留驻一千骑兵与霍笃共同防守汾阳城,其余骑兵迅速南下前往介休。”

  “先行歼灭这支魏军兵马,然后再集中兵力进攻晋阳。”

  “北宫信!”

  “末将在!”

  刘禅注视着眼前这位身负硬弓和百支长羽箭的弓骑兵百夫长!

  “你率手下弓骑兵先行一步,赶至介休以南,截断敌军撤退之路。”

  “行动务必迅速,勿受魏军零星散骑的干扰,火速南下抢占要道,其余事宜交由后续骑兵处理。”

  “本将军誓将这支敌军兵马围困于介休,吃掉他们!”

  “诺!”

  看着北宫信离去,一旁的姜维说道。

  “陛下,我看还是应派出骑兵小队以策应北宫信他们,到时也好让敌军不明我军主要意图。”

  刘禅说道。

  “伯约有何想法?”

  姜维一指地图说道。

  “之前霍将军已派哨骑侦查过,于介休的汾河之上只有有魏军临时架起的两座简易俘桥。”

  “我们要全是指望这两处,只要魏军一旦发现我大军行踪,他们将俘桥一烧,我大军将无计可施!”

  “现在魏军兵力不够,他们于汾河沿线没有多少兵力,臣建议大军于汾阳之处马上搭建俘桥,以保大军能从此处进击,而后主力兵马由汾阳之东渡河,顺汾河东岸而下直击介休!”

  “如此进击可保大军无忧!”

  刘禅只想了一下随之说道。

  “准!”

  第二日。

  数队小股骑兵由汾河之西南下,直逼七十里开外的介休城,刘禅与姜维率领的骑兵迅速东进于北面架设俘桥。

  而此时于介休驻军不前的夏侯充也收到了消息。

  “什么?汉军竟然南下了!对方有多少兵马?”

  那哨骑兵说道。

  “敌方先头部队规模庞大,约有数千骑兵,且均为清一色骑兵,目前尚未发现步兵踪迹。”

  “全是骑兵?”

  “是,全是骑兵!”

  “如今敌方大军已挥师南下,恐怕不出三个时辰,他们便能兵临介休城外!”

  夏侯充脸色一惊。

  “骑兵的移动速度极快,特别是全员骑兵,无需等待后方步兵跟进。从介休到汾阳的距离仅为不到八十里。”

  “对方仅需大半天工夫便可抵达!”

  这时手下一副将走到夏侯充近前说道。

  “将军,这支汉军骑兵显然来意不善,他们昨日刚抵达汾阳,今日便直扑我军而来,明显是想吃掉我们这支北援兵马。”

  “究竟是战还是退,您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夏侯充目光扫过那人,又环视身边的几位将军和校尉,随即开口说道。

  “各位如何看待?我们当前是应战还是撤退?”

  这时一个校尉说道。

  “将军,卑职以为,当前我们应先撤回至平阳一线,再做进一步部署。”

  “目前大军驻扎在这介休小城之内,实非明智之举。”

  “待我大军撤回至平阳,北上即可威胁汉军侧翼,南下则能确保安邑重镇之安全。”

  “诸葛亮用兵常常变化无常。”

  “此次敌军舍弃龙门渡,绕过我方重兵防守的并州南部,转而北上进攻兵力相对薄弱的离石,此举已完全出乎我军预料!”

  “如今将军率军北进,意在解除晋阳之围,然而谁能确保诸葛亮未曾于龙门渡布下伏兵?”

  “一旦我大军倾巢北上,那解良、安邑恐怕会再次遭受汉军攻击!”

  “到时安邑失守之罪可都要落到将军和我们头上!”

  夏侯充问道。

  “那么,您的意思是我们的主力部队目前应先行南撤,以保存实力?”

  “是的,既然汉军骑兵已抵达汾阳,战局已然生变,我们也必须相应调整兵力部署,不宜再继续北进!”

  “不可!”

  这时另一个魏军将领起身说道。

  “朝廷下达给将军的诏令为北上驰援晋阳,与冀州将领曹馥协同分兵进击,于晋阳城外与汉军展开对决。”

  “如今我三万大军北上,已抵达介休,却未与汉军交战便先行撤退。”

  “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