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谋定而后动

第1319章 好刀(二)(1/2)

  津门市黄牙镇,地处三省交界。背靠燕山余脉,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

  如果制造白河爆炸案的人躲在这里,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选择。

  何况从现场逃走的车,也是在白河与黄牙镇之间的某个水库中发现的。

  从上午开始,就有大批身份不明的人来到黄牙镇。

  在不大的镇子上短暂停留,随后离开,不知去向。

  大多数本地人并不在意。

  这里虽然偏僻,但近年来这里旅游,探寻古长城的人逐渐增多。

  偶尔节假日甚至会造成唯一的一条省道大堵车。

  普通人不在意,当然也有不普通的人。

  很快,市长孙长策就接到了相关汇报。

  “人家已经在布置。怎么说?”

  “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

  孙长策玩味的看着童鹤尘。

  至于自己的宝贝女儿,直接被他无视。

  完全不具备政治头脑的人,恐怕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在掺和什么事情。

  孙长策是如今比较少见的,真正的学者型干部。

  长期在金融系统工作,搞经济很有一套。

  要不是一直和顶头上司意见相悖,仕途应该是另外一种路径。

  外界有许多人为他感到惋惜。孙长策自己倒很豁达。

  在如今的位置上退休,以他的资历和声望,只要身体允许,还可以发挥很长时间的余热。

  如果走另外一条路径,恐怕退休就是真的退休。

  最多写些书打发时间。

  孙长策在金融系统工作时结识童家老三,关系处的非常好。

  如今孙卉和童鹤尘眼看又要成为一家人,两家的关系自然更进一步。

  就孙长策自身而言,并没有所谓的倾向性。

  但官场上,自古都是向情不向理。

  童家的态度,自然也是孙家的态度。

  孙长策没有什么功利心。但了解一些吴家做的事情,也颇不以为然。

  基本良知的倾向性,也顺理成章的变成zz倾向性。

  当然,也会有人把这解读为,孙长策缺乏地方工作经验,书生意气。

  无论如何,孙长策成为三方之外,第一个明确表态的人,还是会让许多人惊讶。

  包括童鹤尘。

  “孙叔,改变主意是不可能的。我们几个,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我要是这时候怂,以后没法做人。”

  “您也不用太为难。只要帮一点点小忙就行。其余的,您就当不知道。”

  孙长策微微点头。

  沉吟一会儿道:“我会安排人,保证从黄牙镇到定唐边界这段路的畅通。”

  “定唐我可就没办法了。”

  “另外,正好招商局那边,有个规格比较高的考察团。我让他们想办法把人带到黄牙镇。”

  童鹤尘眼睛一亮。

  “那太好了!孙叔,有考察团,那些人就不敢过于明目张胆。”

  “呵呵。我在这边时间短,能帮的忙不多......”

  孙长策笑笑:“还是不够稳妥。这样吧,我亲自跑一趟。原本这个考察团我也要会见。”

  “爸.....”

  孙卉虽然是政治小白,也明白孙长策亲自出面意味着什么。

  想要劝阻。

  孙长策摆摆手:“没关系。”

  “我以前在银行,可以只谈专业不谈态度。现在,就必须有态度。”

  “对我来说,早点有态度反倒会省去很多麻烦。”

  孙卉听不懂,童鹤尘却明白。

  只能在心里感叹......人老精马老滑。

  处在一个必须有态度的位置上。只要没有野心,早有立场,确实会省去很多麻烦。

  有立场,又不多掺和。无论哪一方,暂时都不会来主动招惹他。

  这样的“出头鸟”,不但不会被枪打,反而进退自如。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时机的把握。

  黄牙镇外,帽山村附近的乡村公路上。

  童鹤尘从车上下来,笑嘻嘻的朝周严摆手。

  “我去!你还真跑来了!”

  周严大声说道。

  “我属于闲散人员。路过这里。”

  “咦,你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周严挠挠下巴。

  “我可以借来用用。”

  “随便随便!”

  童鹤尘走到周严的轮椅边。

  “这边除了他们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