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宰相章越道身份

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千山万山如火发(4/7)

指点:“那穿葛袍的便是司马君实!“

  辅军们越围越多,对着司马光府邸不断捶门声言,要抓着司马光游街。

  正当府门被撞开,辅军冲入司马光府邸时。

  几个老仆应声被几名辅军冲倒,辅军们直接用刀鞘往他们身上招呼。

  面对这些穷凶极恶的辅军,这时郭林,范祖禹二人横身拦在司马光的身前。

  郭林怒叱道:“尔等今日竟以兵刃胁当朝宰执!”

  范祖禹紧接着横挡司马光身前道:“司马公力行仁政三十载,尔等却听信谗言欲行桀纣之事!”

  众辅军见二人如此纷纷道:“措大莫要送死!”

  “司马光蛊惑太后,欲废新法,断我辈粮饷!今日非要讨个公道不可!”

  司马光道:“命已如此,还言何事。”

  却见司马光道:“今东辅军因赏赐裁减而哗变,西辅军以兵谏胁朝廷——此非士卒之过,实乃老夫之失!”

  说到这里司马光对郭林,范祖禹道。

  “你们二人奏报朝廷,便道杀老夫这些士卒无罪!不要追究一人。”

  众辅军闻言面面相觑。

  郭林范祖禹皆是垂泪道:“老师。”

  司马光摘下发簪,夜风吹散他早已花白头发。

  司马光仰天举起双手,大声道:“先帝在时,新法苛敛民财以充军饷,保甲、免役之法使百姓骨肉离散,而国库所增几何?却养出这些骄兵悍将!”

  “老臣上疏请废新法,正为剪除这等弊政根源。岂料诸公阳奉阴违……今日兵谏于汴梁,明日便是烽火起于边关!”

  “我万千百姓实苦!苍天待黎民何薄!”

  众辅军对视一眼撤下。

  ……

  皇城中。

  高太后早已从夜中惊醒。

  “启禀太皇太后,陈桥驿失火了。”

  高太后在榻上道:“不是说好了,只是几个辅军闹饷吗?”

  张茂则道:“不仅是东西二辅,连三衙也参与了。”

  高太后一惊披衣而起,旋即定了定神道:“告诉三衙,朝廷的恩赏冬衣会一钱不少地发下去。”

  “都堂不出这笔钱,便从内藏库出。”

  高太后决断惊人,听说部分禁军也参与后,知道其中干系极大,立即下了决定。

  张茂则道:“如今之策,你还请太后移驾。”

  高太后正色道:“老身就在这宫里哪都不去。”

  “要死便死在这宫里,死了也是大宋的太皇太后!”

  顿了顿高太后对张茂则道:“你们要老身移驾,还不如多思退贼之策!”

  “不如太后从大名府,相州调兵进京?”梁惟简问道。

  张茂则立即道:“那边应对着辽国。七十万辽军大军压境,一旦撤回来,辽军趁虚而入怎办?”

  “这镇守大名府的章衡,也是章党。”

  高太后道:“火烧眉毛,这些都顾不得了。”

  “章衡也是朝廷的臣子,明日就让枢院下令!”

  “那三辅那边?”

  高太后道:“胆敢叛乱者,定罚不饶!”

  张茂则道:“太皇太后,当年仁庙时,也有宫中禁军参与作乱,文相则以息事宁人为主张,不作追究。”

  “不如暂以宽赦作乱辅军。免得这些人铤而走险。”

  高太后想了想道:“也罢,暂作赦免,其余日后再说。”

  片刻后,有人禀告道:“启禀太皇太后,枢密使章惇被当街刺杀!如今生死不知。”

  连枢密使章惇都被刺杀,此事着实不小。

  高太后立即道:“持诏,立即告谕辅军士卒天亮之前回营者,一律既往不咎。”

  “只要天明之后,让枢密院下令便可平定叛乱。”

  顿了顿,内侍入内禀告道:“已有叛军已是直驱西华门宫门而来。”

  “持宫殿的钥匙者不知下落。”

  “他们为首要面圣!”

  众人皆惊直入西华门,居然毫无阻拦。

  高太后对梁惟简道:“你去问一问,稳住这些人。”

  旋即高太后对众内侍道:“随老身去寻陛下!”

  ……

  梁惟简手持佛尘急匆匆来到西华门,远处辅军晃动的火把,将他的脸照得忽明忽暗。

  宫门已是落锁,但驻守在城下的禁军不知是何去处。

  梁惟简看见西华楼上只有少许禁军驻守,各个都是无精打采的,雉堞上还有禁军在笑闹,至于宫城之下的大小街道都已被辅军封锁。

  一名右手包扎红布的将领被放入城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