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761章 国税、地税,财政部

  第761章国税、地税,财政部

  云真人,我辈之先驱也!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心中,不约而同地冒出相同的念头。

  如此远见卓识,如此为天下苍生请命、为万千黎民谋福祉的崇高志向、品性,不正是我辈所要追随的圣贤吗?

  黄宗羲禁不住在心里,把云逍和刘宗周加以对比……刘大儒的学问,竟是迂腐到发臭,狗屁不如!

  我要背叛师门!

  张嫣目不转睛地看着云逍,一双清眸中尽是倾慕,不,激赏之色。

  一旁的柳如是看看张嫣,又看看自家男人,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咱家的老大,该不会是这位吧?

  木匠皇帝娶得,我家道士为何娶不得?

  “在这两大原则之下,大明要实行更加统一和规范的税收制度,具体的方向如下。”

  “其一,财政集权体制,向分税制调整!”

  云逍一番解释。

  从古至今的税制,都是高度中央集权。

  地方自主掌握的财政权力被完全剥夺,财务收支管理上,完全是全国范围的一元化。

  地方财政的钱粮从何而来?

  大明的赋税,有正额与非正额之分。

  赋税由国家规定税额,一般是定额,固定不变。

  老朱留下一个总田赋定额,2700万石,没人敢变。朝廷在这些收入定额之内,安排各项支出经费,称“量入为出”。

  徭役则是因事差遣,“量出为入”,这是非正额财政。

  正额财政收入绝大部分要起运朝廷,地方官府的日常运转,只能依赖非正额财政收入。

  非正额赋税,可操作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

  地方官府可以随意加派苛捐杂税、摊派。

  朝廷的银子不够用咋办?

  太祖定了2700万石,那是粮食,咱可以收银子啊,这不算违背祖制吧?

  于是乎,各种名目的税种诞生了。

  这就是滥税和恶税现象的源头,也是压垮百姓的一座座大山。

  所谓分税制,是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间进行划分,以此确定二者的收入范围。

  具体而言,就是将税种划分为国税、地方税和国、地共享税,以划定朝廷和地方的收入来源。

  没有什么正额和非正额。

  只有国税和地税,以此来杜绝从朝廷到地方,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如此一来,不仅百姓减轻了负担,地方官府也有了积极性。

  李标沉吟片刻,颔首说道:“大善!”

  毕自严想的更为细致,立即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

  正欲发问时,云逍摆摆手:“等我说完之后,毕阁老再说。”

  毕自严自嘲地笑道:“下官心急了!”

  云逍接着说道:“分税,不仅分的是税收,同样还要厘清事权、管理权。”

  大明的财政管理,不能说时杂乱无章,至少也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兵荒马乱。

  从唐朝颁行两税法开始,国家财政(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