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505章 这么惯着他吗?(1/2)

  就在刘伯温暗自佩服李善长的时候,朱标却莫名其妙的笑了笑,只是笑得比哭还难看。

  “他是早有打算。”

  朱标黑着脸拿出一封书信。

  “他甚至打算抓几个道士去大学里教书,说是要搞什么化学专业。”

  “我爹现在特别担心,以后登州大学的那些生员们会不会天天想着修仙。”

  沉默,是今晚的东宫。

  李善长更是感觉脑袋被人用锤子砸过一般,不光疼的要死,偏偏还嗡嗡嗡的响个不停。

  抓几个道士去大学里教书,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不是。

  他朱重八去登州府到底干什么去了?

  这么离谱的事儿他不拦着,竟然还写信回来吐槽?

  刘伯温也感觉脑子里面嗡嗡的乱成一团。

  这个世界终于还是癫成了老夫不认识的样子。

  那个杨癫疯已经够癫的,想不到他朱重八更癫。

  竟然如此放任那个杨癫疯胡作非为。

  朱标伸手又拿起一封书信。

  “用道士教书这个事儿是拦不住的。”

  “因为他用道士解决了火药的运输问题。”

  “现在的火药不仅运输时不会再分成,甚至连防潮能力也得以增加。”

  李善长微微皱眉:“这些道士可真行,没见哪个道士真能成仙得道,搞起这些乱七八糟的却是一套又一套。”

  刘伯温也忍不住吐槽:“这就跟善长兄你一样,除了钓不上来鱼,其他乱七八糟的都能钓上来。”

  嗯?

  刘青田你个老匹夫!

  朱标想笑却又强行忍住,补充道:“他还要几个懂火器的工匠。”

  李善长直接瞪大眼睛,“殿下千万小心,千万不能让他带兵参与北伐,更不能给他冠军侯的爵位。”

  他娘的。

  虽然知道他杨癫疯够癫,可是万万没想到啊,这混账居然还能更癫!

  为了个冠军侯的爵位,这世界上还有他不敢干的事儿吗?!

  朱标微微点头,刘伯温则是捋着胡须问道:“敢问殿下,上位之前不是已经往宁阳县派过两个懂火器的工匠了?”

  “如今他一张嘴又是几个工匠。”

  “上位能同意?”

  朱标再次点头,“我爹已经同意了。”

  刘伯温捋着胡须的手微微一顿,差点儿薅下几根胡须。

  连火器都敢让他玩?

  这么惯着他吗?

  只是一想到杨少峰用几个道士就解决了火药运输时会分层的问题,刘伯温忽然又理解了朱皇帝的做法。

  不就是区区几个懂火器的工匠吗。

  只要他不造反,要几个工匠算什么?

  万一要是能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大都督府的那些杀胚们不得笑开了花?

  正当刘伯温暗自羡慕时,朱标却又不怀好意的看了李善长和刘伯温一眼,然后讪笑一声道:“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情要麻烦韩国公和诚意伯。”

  一看到朱标脸上的笑容,李善长和刘伯温的心里就咯噔一声。

  李善长寻思着老夫昨天就应该上奏本告病假!

  刘伯温则是寻思着老夫应该点儿告老还乡!

  朱标恍若没看到两人的脸色,自顾自的说道:“除了登州大学之外,登州还要另外建一所武学。”

  “按照我爹的计划,以后会让各卫所指挥使、千户、百户等各级军官轮番到武学当中读书学习。”

  “教材方面,就需要韩国公和诚意伯多多费心了。”

  “尤其是韩国公。”

  “当年我爹造反之时,韩国公没少替他操持后勤粮草,这可都是宝贵至极的经验。”

  仔细想了想,朱标临时决定给李善长和刘伯温画个饼:“以后咱们大明的军官,都得是读着韩国公和诚意伯所著兵书成长。”

  但是在李善长和刘伯温看来,朱标的手艺明显不太好,画出来的饼可谓是又干又硬,实在是难以入口。

  尤其是李善长,现在更是无比后悔,自己明明都已经得了风寒,为什么风寒不再严重一点儿。

  至于什么著书立传,青史留名?

  去他娘的吧,反正老夫都已经预定《韩国公列传》了,太子殿下画的这种破饼谁爱吃谁就吃去!

  刘伯温则是皱着眉头问道:“殿下,兵书这种事情,不是更应该让魏国公和鄂国公他们来写?”

  朱标叹息一声道:“谁都跑不掉。”

  “魏国公,鄂国公,曹国公,宋国公,卫国公,郑国公。”

  “中山侯,颍川侯,德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