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610章 泼天的富贵,让宁阳县的蠢蛋们掏着了?(1/2)

  对于在宁阳县看到皇帝和皇后娘娘,宁阳县的老百姓们表现的很淡定。

  在宁阳县的百姓看来,朱皇帝和马皇后来宁阳县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毕竟俺们大老爷是驸马爷,是皇上的女婿,皇上和皇后来女婿家里走亲戚串门子有什么不对?

  唯一让宁阳县的老百姓没想到的是,朱皇帝竟然扛着一柄普普通通的锄头下地干活,而不是扛着传说中的金锄头。

  同样的,皇后娘娘也没给皇帝烙葱花油饼,反而带着公主娘娘蒸了些馒头,送到了地头上。

  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的朱皇帝坐在地头上,左手拿着馒头,右手在拿着筷子又端起盛着温水的碗,慢慢喝了两口。

  这时候的朱皇帝也不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之类的规矩,反而跟刘三十二等一众刘庙村的老百姓侃起了大山。

  “谁说皇帝用金锄头锄地的?”

  “是不是那个混账东西又编排咱?”

  “还有什么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剥大葱,那他娘的都是假的。”

  朱皇帝向着马皇后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笑道:“咱妹子倒是会烙饼,而且烙的饼也好吃,可也不是天天烙给咱吃。”

  夸了马皇后一句,朱皇帝又扭过头来,笑着说道:“还有那个金锄头就更扯了。”

  “恁少听那个混账东西编排咱,咱朱重八当年也是种过地的。”

  “我给恁说,就是皇上亲自下地干活,那也得用铁制的锄头。”

  “金锄头那玩意儿值钱是值钱,但是干不了活!”

  “但凡碰上块硬点儿的石头,这锄头就得变形。”

  “谁家正经皇帝会用金锄头干活啊?”

  “倒是那个混账东西,咱听说他连麦子和稗子、节节麦那些玩意儿都分不清?”

  几句话下来,朱皇帝和刘三十二等一众百姓的距离就被无限拉近。

  至于杨少峰,则是黑着一张臭脸,躲在一旁生闷气。

  本官不认识稗子和节节麦怎么了?

  本官还不认识野燕麦呢,本官骄傲了吗?

  再说了,本官是分不清楚稗子和麦子,更不知道节节麦和野燕麦到底有什么区别。

  可是你个老登能分清楚煤炭和煤矸石的区别吗?

  本官就能。

  你懂什么叫做蒸汽机和内燃机吗?

  本官虽然也不怎么懂,但是肯定比你懂。

  本官骄傲了吗?

  杨少峰躲在一旁生闷气,朱皇帝则是继续跟刘三十二等人胡扯八卦。

  “这个混账东西坑人的时候那是真下死手。”

  “这满京城的文武百官,几乎没有哪个是他没坑过的,也几乎没有哪个是不恨他的。”

  “这个混账东西他连咱这个老丈人都坑。”

  “那个谁,徐达,就是咱大明朝的魏国公,中书省右丞相,顶大顶大的官儿,被他坑的到现在都吃不上一口烧鹅。”

  “还有常遇春,就是咱们大明朝的鄂国公,中书省平章政事,也是个老大老大的官儿,结果被他坑的跪搓衣板。”

  “……”

  看似朱皇帝在不断吐槽杨少峰,但是刘三十二等一众刘庙村的百姓却放下心来。

  自家大老爷没有在京城受委屈,反而是让别人受委屈的那个。

  眼前这个不断吐槽他女婿的老头儿,其实很在意他女婿。

  精准的从朱皇帝那里接受到这两个消息之后,刘三十二等人也来了精神,就连胆子都变大了许多。

  刘三十二直接嘿嘿笑着说道:“皇上,大老爷他刚来宁阳当知县的时候还想着养猪,结果费劲八难的买回来两头小猪崽,大老爷第二天就让人把猪崽给劁了。”

  “还有,大老爷特别喜欢下地干活,但是他真分不清麦子和稗子,拔草的时候总能顺手拔掉麦子。”

  “后来小的们就再也不让大老爷下地干活了。”

  “……”

  杨少峰瞥了朱皇帝和刘三十二等人一眼。

  行。

  你们是真行。

  把吐槽本官当成拉近关系的手段是吧?

  刘三十二这些刁民得春耕,本官一时半会儿的拿他们没办法,但是你个老登做好迎接本官报复的准备了么?

  正当杨少峰在心里暗自吐槽时,朱皇帝终于把他的燕国地图彻底展开了。

  朱皇帝忽然莫名其妙的叹息一声,说道:“其实咱这次来宁阳县,还真有点事儿跟咱宁阳县的老百姓说说。”

  以刘三十二为首的一群蠢蛋丝毫没发现哪里不对劲,反而目光灼灼的望着朱皇帝说道:“皇上有啥事儿?您老人家直接说就是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