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696章 生活不易,朱标叹气(1/2)

  除了锦儿和玉儿在为自家相公高兴,这会儿没人顾得上新鲜出炉的瀛国公。

  朱皇帝和马皇后满心满眼都是压水机。

  胡惟庸想的都是怎么报复江南的乡绅和读书人。

  宁阳县的百姓则是围着压水机啧啧称奇,想象着以后自家安装了压水机之后的生活景象。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想起来某个新鲜出来的瀛国公。

  “你刚刚是不是问咱,这个压水机是国库出钱还是咱的内帑出钱?”

  朱皇帝笑眯眯的说道:“咱想好了,内帑出这个钱,不用国库。”

  杨少峰微微一怔,望着朱皇帝问道:“啥?内帑?”

  朱皇帝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对,内帑出这个钱。”

  “咱这个皇帝的内帑是从百姓上缴的赋税中抽取,自然也该拿出来回馈百姓。”

  “别忘了,咱可是说过与百姓共天下,不是跟士大夫共天下。”

  完犊子子。

  看看围在旁边的那些宁阳县出身的工匠,再看看满脸认真的老登,杨少峰就知道完犊子了。

  老登刚刚的这番话,不到晚上就能传遍整个宁阳县城。

  三五天的时间,就能从宁阳县传到隔壁的汶上县和曲阜县。

  顶多半个来月就能传遍整个山东。

  用不了半年时间,整个大明都知道他朱皇帝不仅仅只是口头上说要与百姓共天下,而是实打实的在践行与百姓共天下的治国理念。

  然后?

  江南士绅们算了完犊子了。

  白莲教这回就算不死彻底,起码也得脱层皮。

  老登高明啊。

  在百姓们普遍渴望青天大老爷能为自己做主的时代,忽然冒出来一个要与百姓共天下的皇帝。

  只要他一直保持下去,以后就会成为所有大明百姓心目中的白月光。

  至于说制造推广压水机所需要花费的钱财?

  那踏马才几个钱啊!

  别说压机水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就算驴打滚儿一样往上翻个十倍,按照一台压水机十贯钱来计算,实际上也用不了多少钱。

  因为整个大明现在的百姓数量不过是一千万户左右,每户十贯钱,加起来也就是一万万贯。

  这个数字看着挺吓人,实际上折算下来也就是一亿两白银。

  最重要的是,这一万万贯钱不需要真正的调拨白银,只需要印发宝钞就行,而且还是分批拨付,不需要一次性调拨完毕。

  实在不行的话,跟国库借点儿,跟登州榷场借点儿,以后慢慢再还也就是了。

  跟整个天下的民心相比,这是一个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的选择题。

  只是杨少峰越往下想,心里就越感觉不舒服。

  老登有了名声。

  老百姓得了实惠。

  就连胡惟庸那个老匹夫都能趁机报复江南士绅。

  看似皆大欢喜。

  实际上呢?

  本官的冠军侯没了。

  弄到个瀛国公的爵位还他喵的是个虚爵,因为瀛国还没有收回来。

  至于老登所许诺的金山银矿,那就更他喵的虚无缥缈了好吗!

  杨少峰越想越气,正打算怼朱皇帝几句,却听朱皇帝满是好奇的问了一句:“你不去画压水机的图纸,不去写制造推广压水机的奏本,还愣在这里干什么?”

  “哦,你封地的事儿先别急,回头咱肯定给你兑现。”

  ……

  朱标傻傻的看着手中的书信。

  自家姐夫被封为爵很正常,问题是为什么会封为瀛国公?

  谁家好人的爵位会没有封地啊?

  还有,用之前制造、推广收割机的办法去制造并推广压水机很好理解,但是谁能来给孤解释解释,什么叫做让周敬心来主持压水机的制造和推广?

  周敬心被孤派去淮安府赈济旱灾了啊亲!

  就算他周敬心浑身是铁,难道孤还能把他劈成两半来用?

  生活不易,朱标叹气。

  让人把朱皇帝的书信和杨少峰的奏本都送到李善长手中后,朱标便开口说道:“淮安干旱的事情有眉目了。”

  李善长心中一紧。

  有朱皇帝的书信。

  有杨癫疯的奏本。

  太子殿下又无奈叹气。

  这淮安府的大旱,终究还是要演变成一场席卷整个大明,让无数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大灾?

  李善长强忍着心中的忐忑,打开朱皇帝的书信开始看了起来。

  杨癫疯搞出了压水机,不仅成本低廉,制造和安装都很容易,能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