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726章 一个绝对不是老登能够想出来的计谋(2/2)

科举。

  科举现在不是已经废除?

  虽然现在每年都还有春闱和秋闱,但这只是应急的法子,等再过上几年,科举就会被彻底废除。

  想着想着,朱皇帝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道灵光。

  终于让咱找到科举的毛病了!

  同样的,也终于让咱找到那些乡绅士绅的命门了!

  朱皇帝黑着脸说道:“科举取代了举孝廉,但是读书的成本终究太高,高到普通百姓难以承担,最后能考上科举的,始终还是那些人,所以,刚刚你才说事关大明江山社稷。”

  杨少峰微微点头,朱皇帝又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分析。

  “咱废了科举,但是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又不得不继续开恩科,而在十年的恩科当中,起码还要招收三千个进士。”

  “而在这三千个进士当中,可能会有两千多个都是出身于乡绅、地主、豪强的读书人。”

  “十年之后,官场上最起码会有两千多个这样儿的官老爷。”

  “而咱们大明却只有一千来个县,这些人势必会有一部分进入朝堂。”

  “从朝堂到地方,这些人的影响力加一块儿,会大过咱这个皇帝。”

  “你想说的是这个?”

  杨少峰嗯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造成今天这种局面,里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自己身上。

  如果不是周敬心他们那一批进士,老登很可能已经彻底停掉科举,改为举荐制。

  敲黑板,这里面有一个绝对不是老登能够想出来的计谋。

  在原本的历史上,老登头一年停掉科举,第二年就有个知县老爷开始在地方上搞社学。

  到了洪武八年,老登更是直接下诏,要求整个大明都“广建社学”。

  十年之后,也就是洪武十八年,科举重开。

  注意这中间的跨度。

  十年。

  十年寒窗。

  也就是说,老登因为对第一次恩科取仕的结果不满意,所以停了科举,然后又推广社学,十年后再重新开科取仕。

  这十年的时间,就是给那些普通百姓家里,能够进入社学读书的孩子们的成长时间。

  可惜,再好的计策,也照样都能玩出花儿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21d965.top。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d21d965.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