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774章 偏俺们扬州府是后娘养的!(1/2)

  身为大明朝的第三任扬州知府,张兴臣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会被当朝太子殿下和大名鼎鼎的杨癫疯找上门来。

  更加出乎张兴臣预料的是,杨癫疯一上来就摆出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

  “截止洪武五年年底,整个扬州府有户多少?有丁多少?”

  “新垦荒地多少?”

  “整个洪武五年,扬州府收取商税多少?”

  “近些年新修道路、桥梁共计多少里程?”

  “社学、县学、府学共多少?生员数量多少?”

  “洪武三年、四年、五年的府库账簿且拿来验看。”

  再看看太子殿下……好家伙,太子殿下好像迷上了研究屋顶结构一般,一直紧紧的盯着房顶看个不停。

  张兴臣心中大怒,却还是让人去取账簿,自己则老老实实的回答杨少峰的问话:“截止洪武五年年底,整个扬州府有户五千三百一十五户,丁口总计两万零七百一十三人。”

  “新垦荒地十万亩有奇。”

  “不过,洪武五年之时,扬州与淮安一般干旱,故而粮食欠收,今年又小旱,可能还会继续欠收。”

  “倘若正常收取赋税,去岁或可收麦一万五千石,收米八万石左右。”

  “至于商税,洪武五年共计收取商税五万贯,其中大半皆因盐商。”

  张兴臣心中不爽,回答杨少峰的问题时也难免带上了气儿:“至于说新修道路、桥梁并学校,扬州府终究比不得宁阳县和登州府,上位不肯给扬州府拨付劳工,国库不肯拨钱,收上来的那三瓜俩枣儿也修不了几里的路。”

  “没法子,除了众多乡绅和盐商们捐的社学和他们自发修出来的路桥,整个扬州府也只是将将铺开了几所社学,又趁着农闲的时候修了百十里的路。”

  “至于生员数量,倒是多少有一些,然则学校不多,生员数量自然也不多。”

  “更何况百姓家里穷苦困顿,哪儿舍得让一个半大劳力去读什么书?”

  张兴臣话里带刺,然而杨少峰却丝毫不恼,反而笑眯眯的说道:“能修几所社学,百十里的路,也足见张知府是用了心的。”

  朱标收回了打量屋顶的目光,同样笑了笑,说道:“张卿勿恼。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孤与姐夫这次来扬州府,可不是故意来寻张卿晦气的,而是有好事要与张卿交待。”

  张兴臣马上换了脸色,老老实实的向着朱标拱手下拜:“请殿下吩咐。”

  朱标伸手指了指杨少峰,笑道:“去岁之时,姐夫因为淮安府干旱,故而弄出了压水机。这次来扬州府,就是要张卿带着孤与姐夫多走几个村社,看看百姓们耕种的情况,顺便再看看该如何才能尽快铺开压水机。”

  张兴臣很想再阴阳怪气几句。

  他杨癫疯去过淮安府,所以压水机是先从淮安府铺开。

  后来他杨癫疯的旧属去了淮安做知府,结果朝廷又是什么好事儿都先可着淮安府。

  迁移百姓先往淮安府迁。

  工部勘探矿藏也先去淮安府勘探。

  咋的,合着他淮安府现在是亲娘养的嫡出,偏俺们扬州府就是后娘养的庶出?

  都他娘的偏心成这样儿了,你干脆让俺们这个后娘养的扬州府自生自灭算了,又何必假惺惺的扯什么铺开压水机?

  只是再怎么心里不爽,张兴臣终究没胆子正面硬刚朱标。

  哪怕是刚刚话里话外的阴阳几句,都已经达到了张兴臣的极限。

  沉默了好一会儿,张兴臣便老老实实的躬身下拜,应道:“臣,谨遵殿下之命。”

  朱标直接嗯了一声,又继续说道:“另外,张卿也要做好准备,一府之尊和一省之长,两者之间可是大有不同。”

  张兴臣当即愣住。

  一府之尊?

  一省之长?

  杨少峰瞧着张兴臣一脸懵逼的模样,当即便笑了笑,说道:“殿下准备给张知府加加担子。”

  要不然的话,本官和黑芝麻汤圆得是有多闲,才特意跑来扬州寻你一个知府的开心?

  ……

  就在杨少峰和某颗黑芝麻汤圆在扬州府瞎溜达的时候,李善长和刘伯温正聚在一块儿骂街。

  “五年规划之外又多一个百年规划。”

  “也亏得他杨癫疯敢想!”

  李善长直接开骂:“他就不想想,五年之间的变化都让人眼花缭乱,谁又能说得准百年之间的事情?”

  “好家伙,救灾要做规划,学校什么的也要做规划,就连蒸汽机车和蒸汽机船都要做规划。”

  “他这真就是看不得老夫有一天空闲!”

  刘伯温没有像李善长一样直接开骂,但是刘伯温的脸色也同样不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