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第822章 亏得你李善长敢想敢说!(1/2)

  朱皇帝在心里骂骂咧咧的吐槽某个好女婿,只是骂着骂着,又忽然想到了倭国的七千万两白银。

  他娘的,刚刚咱只顾着生气,思路都险些跑偏。

  朱皇帝将目光投向李善长,说道:“改换封地和缺人手的事儿,咱们回头再说,还是先可着那七千万两白银来。”

  李善长的心思早就已经不在七千万两白银上面。

  对于李善长而言,少签一份类似《癸丑条约》这样儿的合约,国库就会少两万万两白银的本金,而且每年还会损失七千万两白银的息子钱。

  这他娘的……老夫心痛的都想放声大哭了,你朱皇帝竟然还盯着那七千万两白银?

  你个败家子!

  李善长一边在心里暗骂朱皇帝是天下第一号的败家子,一边说道:“败……拜登州舰队所赐,未来三五年间,咱们大明每年都能有七千多万两的军费赔款入账。”

  朱皇帝嗯了一声,示意李善长继续往下说。

  李善长强行收敛心神,勉强压制住心头滴血的痛苦,说道:“臣以为,这七千多万两银子既然不在原本的计划之内,那就不应该用在原本制定的诸多计划之内。”

  “跟原本的诸多计划相比,把这七千万两银子用在登州船厂,或者在其他地方增设船厂方面,才更加合理。”

  “毕竟一个登州舰队就能弄回来两万万两白银的赔款,外加每年七千万两白银的息子钱。”

  “要是再多几个舰队,岂不是能弄回来更多的赔款和息子钱?”

  “即便一时半会儿的不太好弄,最起码也可以让这些舰队巡弋海上,从而保证咱们大明商船的安全。”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刘伯温当即便跳了起来,叫道:“你疯啦!那是七千万贯,不是七万贯!”

  一艘四百料的小船,造价差不多是七十五贯钱。

  哪怕是登州舰队当中最为庞大的宝船,一艘的造价也不过是两千多贯。

  整支登州舰队两艘宝船,六十多艘各种型号的战船、马船等,全加一块儿的造价也不过十万贯左右。

  拿七千万贯去造船?

  也亏得你李善长敢想敢说!

  李善长微微一怔,随后便重重的叹息一声,向着朱皇帝拱手说道:“上位,臣这会儿心里想的全是登州舰队和那两万万两白银的赔款,所以就只想着多造几支舰队出海,还请上位恕罪。”

  朱皇帝心有戚戚焉的嗯了一声。

  谁能不惦记那两万万两白银的赔款?

  那他娘的可是两万万两白银!

  就咱大明国库穷的那个熊样儿,两千万两都攒不下来,更何况是两万万两?

  李善长强行镇定下来,向着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船厂肯定是要增设几个的,臣觉得京师、浙江、福建乃至于辽东,都可以各自增设一个船厂。”

  “一是远海贸易之利,远超臣等原本之想象。”

  “二是多设船厂,便能让更多的百姓进到船厂里做工赚钱。”

  “三是不同的船厂,可以建造不同的船只。”

  “像登州船厂可以专门制造宝船,京师船厂可以专门制造用于内河航行的船只,浙江船厂可以专门制造马船、水船,福建和辽东船厂可以专门去制造炮船、战船。”

  朱皇帝点了点头,李善长又继续说道:“臣估摸着,有个二百万两,差不多就足以建起这几处船厂,甚至都能造出第一批船只。”

  说到这儿,李善长又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这他娘的不对啊。

  刨除这二百万两,竟然还剩下六千八百万两?

  所以,老夫竟然会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花钱而头疼?

  不行。

  老夫得好好想想。

  反正这七千万两银子得尽快安排好才行,万万不能被他朱皇帝弄进内帑。

  李善长胡乱琢磨一番,忽然眼前灵光一闪,望着朱皇帝说道:“上位,臣忽然想到一个事儿。”

  朱皇帝哦了一声,问道:“善长先生想到什么事儿了?”

  李善长捋着胡须笑道:“臣想到了驸马爷。”

  虽然他杨癫疯不是什么好东西,也从来不干什么人事儿,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无论是收割机,还是再后来的压水机、蒸汽机,都跟他杨癫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哪怕说是他杨癫疯发明创造出来的也行。

  那么问题来了。

  他杨癫疯为什么能想到这么多的好东西?

  肯定是因为他杨癫疯读过书啊。

  哪怕十万个读书人里能出一个杨癫疯,那一百万的读书人里是不是就有十个杨癫疯这般的人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北宋嘉祐二年,欧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