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土地公孤舟牧云

第1037章

  服装,是一个人外在。

  同时,服装又是一个人心灵与精神的外在具现。

  尤其是青春期,人们对衣着打扮越发敏感。

  颜色、款式、面料、配饰等,都会成为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

  就拿少年们穿着最多的牛仔裤来说。

  就蓝黑两个颜色,也能玩出花来。

  有的人喜欢穿满是洞的牛仔裤,有的人喜欢穿全是布条的牛仔裤,有的人喜欢穿全是金属环、金属链的牛仔裤……

  人总是在有意、无意的用各种方式来区分彼此,凸显自我。

  而服装是彰显个性最直接的手段。

  比如交战双方,通常都是用服装或者某些配饰分辨敌我。

  而在没有衣服的上古时期,纹身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反过来,服装也是抹杀个性,培养共性的最好手段。

  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里那种肥垮垮的蓝白色、红白色校服。

  华夏衣冠,也是这个效果。

  只是当今之世,还没有真正的华夏衣冠。

  周天子有一套“礼”,对衣冠穿戴等方方面面都进行详细的要求。

  但是,这种要求非常宽泛。

  诸侯根据级别,可以戴什么样的帽子,帽子前面几根珍珠串,出门几匹马拉车,住的房子最高有多高,吃饭什么时候能吃什么,死了以后用什么规格下葬……

  好像生老病死全都要求了。

  但是又什么都没要求。

  诸侯穿什么材质的衣服?能不能用明黄色?上面能不能绣龙?五爪的……

  也就是说,岳川喜欢的话,现在就可以做一件明黄色龙纹大衣,然后告诉龙阳,天冷了,加件衣服。

  诸侯的服装尚且如此宽松,更何况诸侯下面的贵族、士大夫等。

  至于平民百姓,更管不到了。

  老百姓穷得衣不蔽体的时候都不管,现在吆五喝六,告诉百姓这不能穿,那不能穿。

  这不是讨打嘛。

  所以,服装设计很有搞头。

  往小了说,这是解决老百姓的物质生活需求,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往大了说,这是填补“礼”的漏洞和空白,完善华夏衣冠。

  一个文化强不强,并不是靠上位者一句话决定的。

  而是这种文化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生活中的影响。

  满清之所以能轻松的剃发易服,并不完全是汉人地主阶层带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华夏衣冠”的弱势。

  或许有人会说,华夏衣冠很强势,明朝的衣服很多,很华丽。

  但是……

  这些只局限于官僚贵族。

  马面裙也好,飞鱼服也罢,都不是老百姓的衣着。

  明朝老百姓穿什么?

  估计没几个人知道。

  明朝最底层老百姓穿什么?

  还是没人知道。

  穿衣服都这样子了,更何况头发?

  曾经,读书人篡改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把修剪须发跟孝顺联系起来。

  人们剃发就是不(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