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土地公孤舟牧云

第903章

  读书是痛苦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还要头悬梁、锥刺股。

  速度快的,就是十年寒窗。

  速度慢的,活到老学到老。

  他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每天面对枯燥的文字,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掰烂了、揉碎了,也无法领悟其中的精义。

  人反感的并不是读书,而是竭尽全力学习之后依旧无所获。

  放弃读书的不是蠢人,相反,他们是聪明人。

  他们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不再消磨青春,而是早早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

  真正愚蠢的,是那种明明什么都学不会,却还要假装努力,每天给父母期望的人。

  王竟择以前也苦恼过。

  他过目不忘,一目十行,家中的书他都看过了,熟记于胸。

  家中长辈对书的批注也都反复咀嚼,领悟出许多大道理。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要书不离身、手不释卷。

  因为只有这样,父亲才认为他在“用功”,而不是荒废学业。

  实际是,三年前开始,王竟择就已经无法从读书中有所收获。

  读书,对他而言已经成了一种折磨。

  但是跟随岳川的这段时间里,王竟择再次找到读书的快乐。

  岳川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让他获益良多。

  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从岳川口中讲述出来,就是不同的解释、不同的领悟。

  从小到大读过的书、学过的道理,此时都复习了一回。

  所有的道理、经义也都被老师重新批注一遍。

  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王竟择脑海中点燃,而且越燃越烈。

  王竟择几乎每天都要在心中感慨几十遍:老师真乃当世大贤。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好老师的重要性。

  如果早日遇到老师,自己也不会荒废整整三年的光阴。

  三年啊!

  只可惜,欢乐的时光注定短暂。

  琅琊到了!

  看着琅琊城的轮廓,岳川心中长舒一口气。

  可算到了!

  王竞择这小子也太变态了吧,简直就是人形图书馆。

  至于其知识量的不是智商,而是当今之世书籍总量。

  春秋时代的书籍太少了,少到一卷竹简都能当成传家宝。

  琅琊王氏藏书千卷,问题是,每一卷书王竞择都读过、背过、研习过。

  过目不忘!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很变态!

  如果不是得了功德的奖励,上辈子的经历重温一遍,岳川也记不起多少书籍和知识。

  上辈子的记忆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最终被磨平棱角。

  更让岳川不舒服的是,自己说的每一句话王竞择都清楚记得。

  比如,前几天刚刚对一篇文章做了讲解,过了几天,又回到这个话题。

  岳川再次做讲解。

  王竞择突然来一句:“老师,您上次不是这么说的。”

  问题不大的话,岳川还能圆过去。

  现在,说的话越来越多,问题越来越大,岳川有种圆不住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