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土地公孤舟牧云

第921章

  岳川每天讲道,倾听琅琊城百姓的心声,同时根据讲道过程中思想碰撞迸发的灵感去修改和完善《齐民要术》。

  在这个过程中,岳川终于明白为什么春秋时代的人喜欢坐而论道。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意见都会被耐心倾听,并且得到回应。

  国君会坐在田埂上向老农请教耕种的经验。

  不同国家的士兵会围聚在篝火旁,交流战斗的经验,对彼此的表现进行评判。

  孔圣人遇到两小儿辩日,也能从中感悟出道理。

  岳川面对的,何止是两小儿。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异乡人甚至异国人闻讯赶来。

  小小的琅琊,哪哪都是人。

  那场景,跟上辈子各大区景区的黄金周一模一样。

  因为西湖断桥上的游人太多,把4G信号给挤断了,所以我们更需要5G信号。

  这一刻,岳川终于明白了“群众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

  在群众“力量”和“智慧”的灌输下,《齐民要术》也不断提高、完善。

  岳川终于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先贤都喜欢四方云游,与其他名人坐而论道。

  思想上的交锋,就如同砺剑磨刀。

  论道就是磨砺,双方都充实了自己的理论,淬炼了自己的锋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再也没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

  儒家没有了砺剑石,没有了磨刀石。

  所以,它只能日渐腐朽、锈蚀、糟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听众们不断提出问题、问出疑惑,或者说出自己劳作中的感悟、经验和猜想。

  他们就是岳川的活水,也是齐民要术的活水。

  另一边,“书联”紧锣密鼓的筹划着。

  确定了名称之后,琅琊各大家族开始制定“书联”的规矩、宗旨等。

  他们借鉴岳川讲述的“故事”,针对故事中读书人阶层犯下的种种错误,分门别类进行修正。

  比如读书人脱离最底层劳苦大众,蜕变为地主阶层,帮助统治者压迫百姓。

  “书联”第一铁律:我辈读书人,不夺农田、不侵农舍、不误农时、不废农事、不伤农利。若有违背,全体成员共诛之!

  诛之,是真正的诛,绝不是口诛笔伐那种嘴炮。

  不要小觑了农民的血性和战斗力。

  华夏民间武德最充沛的,永远是农民。

  为了争水争地而爆发的械斗,无论规模还是惨烈程度,都远超同时期的正规战争。

  秦国缺水,民间因争水爆发的械斗范围广、烈度高、持续长,老百姓械斗的经验无比丰富。

  商鞅变法,用严刑峻法惩罚私斗,这才使得老秦人“怯于私斗、勇于公战”,把秦军打造成虎狼之师。

  再比如戚继光清剿倭寇的时候,官兵腐败,卫所都烂到根子里了,戚继光愁得直挠头。

  结果,戚继光发现当地民间械斗成风,尤其是义乌、(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