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第531章 神庙余灰(1/2)

  “协出一场南楚自乱!”

  “协出—新的一轮归附!”

  香妃低头,张青松无言。

  整座王府沉寂。

  过了半晌,张青松才轻声道:

  “那若他们真的不动呢?”

  秦浩闭目。

  “那我动!”

  “我亲手送他们一段失注!”

  “让他们,非动不可!”

  “他们不愿自己拔,那我就拽给他们看!”

  “让他们明白—”

  “这天下的书,是可以读!”

  “但不能造!”

  “不能造的,是信!”

  “不能让人信的—”

  “就得毁!”

  第一封风声,从齐中曲水郡的旧学馆传出。

  一位姓沈的年长学监,在一次教习结束后,当众宣讲《易思编》旧卷残页时,被学生质问了一个细节—卷七“道法可逆”一段中所引的“人御天机”一语,曾在数年前,被齐王亲裁删改。

  学监当场回避,含糊其词,结果第二日被人举报,说他“以旧说惑众”。

  曲水郡文官府出面,拘查当晚,旧学馆停办,学监失联。

  这是第一个人。

  第二个,是在藏文馆做事的副校书,名叫林忱,平日寡言,手下管着“出板纸条”一项事务。

  有人匿名举报,说他在编印《齐律细解》时私藏旧版《易思编》版本页,且曾对数名初录学子私下讲授卷五“道治无常”一节。

  林忱被抓时,屋内搜出十二页旧纸、两部三年前“新雅斋”雕版、五本“私讲录”。

  他未辩解,仅言:“这书人人有,若罪在我,齐中百书坊皆应闭门!”

  他送去文府,未几日,死于狱中。

  官方说法是“郁结而卒”,尸首未还。

  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藏文馆前监印官白彦的旧弟子,名叫冯鹤,曾协助白彦校刻两卷诗经,事发时已经退位在乡。

  有人传他家藏“文墨异稿”,信使夜来频繁,不属地方吏册。

  搜查之后,在其书房后壁发现夹层,藏有三十四本旧印文稿,含五本“星律文解”,其中夹有“夜讲录”、“五世记”,内有“祂”之名。

  这件事引爆了齐中整个官学圈。

  白彦不言,齐王震怒,下令彻查藏文馆三年所有批印记录,限月内给答。

  书坊大乱。

  私学惶惶。

  各地书馆纷纷自清,甚至有些早年未涉案的私刊馆也主动上交雕版、删除版本、闭馆谢罪,齐国大街小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藏书焚纸”之风。

  纸烧了,灰飞了,但人没逃干净。

  张青松这段时间每日收到卷宗三十余份,全是从齐国流出来的讯息。

  香妃的人往返不断,一路将各地“牵扯书人”名单汇总,上面名字越来越多。

  他最后翻到一页,递给秦浩。

  “白彦……要保不了!”

  “他弟子多,笔下卷更乱!”

  “这三日,已有四位亲批校书之人落案!”

  “再拖,就该轮到他了!”

  秦浩把那页纸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神情没动。

  “他已经不是个读书人!”

  “他是根—一棵从泥里钻出的藤根,缠在书页、庙堂、学人、百姓脚下!”

  “他若不死!”

  “这套学理—就还在!”

  “他不是在讲书,他在传权!”

  张青松静了一瞬。

  “那我们要不要—给他一刀?”

  秦浩摇头。

  “他该死,但不能是我杀的!”

  “他必须—死在‘学人之手’!”

  “得是齐国自己人,把他挑出来!”

  “挑他,是‘学派正统之清洗’!”

  “这才叫彻底!”

  香妃在旁,忽然低声道:

  “有一个人,可以挑他!”

  “谁?”

  “柳应堂!”

  她说出这名字时,张青松眉头动了动。

  “柳应堂?他还活着?”

  “他十年前不是被逐出书院,断了资格?”

  香妃点点头。

  “活着,一直在北郡讲书,靠卖字为生!”

  “当年就是他—在藏文馆与白彦争印权,后来争输了,被打压至今!”

  “但据说,他仍保有最早那批未删改的《中学修略》草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