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944章这是为了让天下百姓不冻死

  “今日紫宸殿,特别暖和。”

  工部尚书段伦连忙道。

  此言一出,群臣议论纷纷。

  “可不是,今日的紫宸殿,倒是比往日暖和了许多。

  “炉子都架好了,你没看到吗?”

  “陛下体恤臣我等,实乃臣等之幸!”

  李世民听着群臣的议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是啊,段爱卿所言极是,今日的紫宸殿,倒是比平日里,要暖上几分。”

  “原因就在这些炉子上。”

  “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从清晨开始,炉子里的火焰就一直在燃烧,期间没有添加任何柴火木炭?”

  此言一出,群臣皆是一惊。

  没错!

  这段时间,好像没人给炉子里加过柴火吧?

  这些火炉,还在熊熊燃烧呢!

  这是什么玩意,怎么这么耐烧?

  哪怕是最好的木炭,也得换两次了吧。

  “诸位爱卿,这里燃烧的,就是定襄出产的煤了。”

  李世民得意地说道:“十八个炉子,每一个炉子都要用六斤煤,那就是一百零八斤煤。”

  “一百零八斤煤,诸位爱卿猜猜看要多少钱?”

  听到李世民的问话,所有的大臣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看着满朝文武好奇的目光,李世民哈哈大笑:“八文钱一斤,一共八百六十四文钱。”

  “一贯钱不到,却能让这大殿暖和一个早上,可划算啊?”

  划算对!

  太划算了吧!

  一贯钱,就能让朝堂上的大臣们暖和一早上,那还能不划算么。

  在座的大臣们虽然不知道粮食的价格,也不知道柴火的价格,但基本的生活常识还是有的。

  户部尚书戴胄是最兴奋的一个。

  “不知道陛下,这种东西,每天要用多少煤?”

  李世民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个炉子叫煤炉,用的就是煤。”

  “火候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如果只是维持火焰不灭的话,一天只需要四斤,但如果是无限制的话,一天能烧八斤以上。”

  按照最低的价格,四斤要三十二文钱。

  这比柴火要贵上一些,但比木炭要便宜得多。

  不过,柴禾、木炭这些东西,都是根据市场行情而变动的。

  此外,这还是根据最劣质的木柴计算的。

  天气冷了,价格就会涨一倍,甚至更多。

  每一天的价格都不一样。

  平均一天要三十文。

  “陛下,这煤虽好,可价格却是有些高了。”

  戴胄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失望之色,道:“如果一斤六文钱,那就是二十四文钱,比烧劣质柴火还要便宜,这对百姓来说,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戴爱卿,你要知道,八文钱是正常的价格。”

  “其实,这种煤炭,在定襄的价格,只有两文钱一斤!”

  “另外,鳏寡独孤,每个月可以领到一百斤煤。”

  戴胄张了张嘴,道:“两文钱!”

  如果真的是两文钱一斤的话,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biq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sab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