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摸鱼打游戏,你爆杀华尔街?

第105章 对赌协议!(1/2)

  方幻投资的季度业绩发布,像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圈炸开了锅。

  最懵逼的,不是别人,而是方幻投资自家的员工。

  “我勒个去!咱们公司……啥时候这么能赚了?!我眼睛没花吧?”

  “开什么国际玩笑!我们部门这季度明明是负增长,经理还因为这事儿被上面叼得狗血淋头呢!”

  “那这天文数字的利润,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太离谱了吧?”

  方幻投资的员工们对自家公司的业绩报告也是一脸懵逼,感觉像是在做梦。

  “嗨,这有啥奇怪的,”一个消息灵通人士撇撇嘴,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道,

  “大部分利润,都是新成立的那个‘特级交易部’搞出来的。”

  “何止啊!听说在特级交易部成立之前,那位传说中的苏总,光凭一己之力,就已经赚翻天了!”

  “这消息之前就在小范围流传,这次业绩一公布,好家伙,特级交易部的变态收益率直接摆台面上了!

  现在人事部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其他部门的人挤破头都想往那个部门钻呢!”

  可惜,那地方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据说,只有被那位苏总凭着那神乎其神的“第六感”亲自“点兵点将”相中的天选之子,才有资格踏入。

  “你们听说了没,他们还拿一百亿投到长青集团那边做抵押贷款了!成了人家的债主,多牛逼!”

  “切,一百亿听着吓人,对长青集团那种体量的巨无霸来说,洒洒水啦。

  也就是他们忙着继承权内斗和盖那个新楼盘,手头紧了点。

  等他们那个欧洲酒店项目一启动,现金流‘哗哗’地进来,长青集团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一个分析师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

  此刻的沈泽楷,的确正在为了长青集团的未来而“鞠躬尽瘁”。

  不得不说,当初长青集团那帮老家伙,冒着背刺老董事长的风险也要挺他上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小子在商业上的嗅觉和手腕,确实有两把刷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让长青集团这艘大船重回正轨。

  尤其是这次进军欧洲酒店业,法国那边的首家旗舰店眼瞅着就要开业大吉了,据说前期市场反馈好到爆棚。

  “欧洲那边先不说,光是明年沪城新楼盘顺利竣工开业,那可就牛大发了!听说现在的估值已经飙到七百亿了!”

  “唉,可惜了。没想到长青集团缓过劲儿来这么快。

  本来还指望他们多晃悠一阵子,咱们说不定能有机会捡个漏呢。

  听说苏总跟他们签的合同里还有个什么‘加速到期条款’?”

  一个交易员不无遗憾地说道。

  “想屁吃呢!你当大企业是纸糊的?真那么容易垮,还叫什么大企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懂不懂?”

  旁边的经理嗤之以鼻。

  理论上来说,万一长青集团真的资金链断裂,他们方幻投资确实就能把那个沪城的新楼盘给吞下。

  但这事儿难度系数五颗星!

  有抵押物不代表就能直接拿走,还得看合同怎么签的,中间的弯弯绕绕、法律程序能把人烦死。

  一般基金公司放贷,合同里有个条款那是必加的,堪称“贷方保护神”,那就是“加速到期条款”。

  说白了,就跟炒期货的保证金强制平仓线差不多。

  倒不是真要交保证金,而是如果长青集团的负债率超过了双方约定的红线,或者信用评级“咔嚓”一下掉了,方幻投资就能立马启动这个条款,发动“夺命连环Call”!

  有时候企业一出事,就会收到银行或债主雪片似的催款单,很多就是因为这个“加速到期条款”在作祟。

  “据我所知,”那个分析师压低声音,却让小圈子瞬间安静下来,

  “咱们苏总可是在合同里加了‘以物抵债’条款,还签了个狠的‘对赌协议’!”

  “我靠!连‘对赌协议’都用上了?赌的就是他还不上钱吧!下手这么黑啊!”

  旁边的人倒吸一口凉气。

  “看来沈泽楷这次是真被逼到绝路,没办法了,不然,他怎么可能拿新楼盘这种旗舰项目,来签这种几乎是任人宰割的合同?简直是把脖子主动往绳圈里套啊!”

  众人啧啧称奇,不是没道理的。

  因为合同里,“以物抵债”条款明确了资产的处置方式,而那个“对赌协议”则更狠!

  它实际上赋予了方幻投资一项特权:

  一旦长青集团违约,比如,未能按时足额还款,或者其他在协议中约定的关键业绩指标未达成,就算输了这场‘对赌’。

  这时,方幻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