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第182章 抽象的引气入体(1/2)

  “修习仙道并不算难,真正难的是放弃武道之修为。”

  当天晚上,常平安就为一众太岳剑宗弟子讲起了课,就连庄万松,都同曲之翁一起旁听起来。

  “修仙乃逆天而行,有舍方有得,我见过许多人,因为不舍得真气修为,明明早就能感气,却一直苦修月余都不得入门,可惜可叹。”

  因为在白石山中就一直负责给师弟师妹们讲课,常平安如今讲道水平也算得上炉火纯青,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少太岳剑宗弟子当即就按着常平安所讲修行起来。

  修仙这种事,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否则世界上就不会有野生的精怪妖修了。

  因为那些野生的精怪妖修,大多就是自己悟道,或拜月、或自行吸收天地灵气,从而步入的修行。

  感气、引气入体,只要灵气足够充裕,再稍微知道点原理或遵循本能,大多都能做到,就连那种野狐禅的筑基修士,也不在少数,这便是真正的“仙缘”。

  真正难的,其实是功法和术法神通,后者还好,有天赋异禀的修士,也能钻研出来,前者却几乎都是代代相传,非是千年难遇的绝世天才,难以独创一套完备的仙道功法。

  所谓仙道功法,乃是根据自己灵根和心性修炼的一种能够激发自己修行的内修套路。

  就像武道之中的内功功法一般,越是高深厉害的功法,越是珍贵,也越是难修,有的还会有一些极为苛刻的修炼条件,比如限定灵根、限定男女等。

  此外,功法并非选定一种就再也不能变了,要是精力足够,就是修个成百上千种也都丰俭由人,只不过有许多功法乃是相互冲突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强行修炼,轻则损失修为,重则走火入魔、修为尽失。

  像白石仙宗,迄今为止,藏书楼中开放的功法也只有十几种,都是非常初级的功法,技巧更多,内修内容较少,也都不是什么珍贵的东西。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的,如常平安、慕容如烟这般亲传弟子,可以去浮屠塔,里面就有极为珍贵的功法秘籍,但多有门槛,非金丹不可修炼,所以哪怕是所有弟子中修为最高的常平安,也无法修习。

  相比起来,术法神通更庞杂,光是藏书楼里收录的低级术法神通,就有上百种,而且他还发现师父隔三差五就往里放新的术法神通,可见这些东西的普遍,甚至连叶疏云一个炼气期的修士,都能自创一种术法。

  听说等修士修炼到一定境界,往往随手一招,都可称得上一种术法神通,值得修为低的修士钻研修习。

  就像自家师父那样,随手裁制的纸鸟都能传讯,随手召来的普通凡间宝剑,亦能作灵剑之用,实在深不可测!

  常平安一连教导了太岳剑宗上下五六日,终于出现了第一个引气入体的人,居然是那个喜欢抱着自己佩剑睡觉的戴良!

  “常师兄,我感受到了我家‘大侠’的情绪!它超爱我的!”

  一引气入体,戴良就抱着佩剑,激动地跑来和常平安汇报自己的情况。

  常平安尴尬地挠了挠头:“嗯……你这个情况,确实比较少见……”

  他真没见过!

  正常他接触了那么多师弟师妹们的修炼,都是先感气,然后引气入体,从而成为炼气期修士。

  但戴良不一样,他特么居然先“感剑”!

  当然,“感剑”这个词是常平安给他总结的,简单来说,就是戴良在还没有感应到灵气的时候,就和自己那柄叫“大侠”的宝剑有了感应,比如他甚至能让“大侠”凭空震动——这绝不是御剑之术!毕竟戴良可是连感气都做不到!

  据戴良解释,当时就是他能感受到“大侠”的情绪,似乎很激动,很兴奋,还非常想在空中再次飞行——大约是前阵子自家师父用一招万剑归宗将其招走后用了用而产生的后遗症。

  为此,“大侠”还拼尽全力抖了抖身体,这才呈现出来宝剑在凭空震动的模样!

  而作为一个连感气都做不到的人,戴良成功引气入体的过程也十分抽象。

  是他握住“大侠”以后,由大侠牵引了少量灵气,灌注到了戴良的身体里,才让他成功感气。

  随后,戴良就握着“大侠”修炼,果然感气越来越明显,引气入体也分外轻松,从“感气”到“引气入体”,只花了不到三天就成功了!

  几可以和常平安媲美了!

  常平安对此叹为观止,并且根本想不通。

  “大侠”确实是一柄宝剑,原料乃是一块被淬炼了多次的古白石菱铁,相传是古周朝传下来,偶然间让一位本地的铸剑师买到的。

  戴良花了从小到大攒的数百贯压岁钱,才凑够了定制宝剑的钱,剑身的尺寸都是铸剑师严格按着戴良的喜好打制的,就连剑柄,都是戴良亲手雕琢的珍贵乌沉木,为此十个指头都没有一个完整的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