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且慢

第一百七十七章 回京(1/2)

  宋军是十月份出发,出发时天气渐寒,回到京师时已是二月,天气转暖,黄河的冰也开始融化。

  除了京师禁军跟着李继勋回京,其他各州各路的驻军则由他们将领带着,回到了他们驻地之中。

  虽然无法进京领赏,但这次大胜,朝廷怎么都不会克扣了他们的赏赐。

  赵德昭是跟着李继勋军队走的,到潞州时,同何继筠、米信、郭进的部队短暂汇合,而后又根据朝廷的调令,何继筠返回太原,暂且驻守太原及下属县城。

  党进的人马则从太原撤出,跟大军一起回京。

  入京这一日,城外城内乌泱泱全是人,他们在京中可都听说了,宋军这次打了大胜仗,不仅灭了伪汉,还一路打到了幽州,将幽州也一并收复,这可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盛事啊!

  “听说没,这次朝廷大军用了新造的火器,听闻是二殿下造的,可厉害了,一颗就能炸死一千人!”

  一个临街的茶馆中,两三人围在靠窗的桌前,一边看着街上的情况,一边闲聊,其中一个面白无须的男子兴高采烈地说着,差点便要手舞足蹈,若他手中有个霹雳弹,说不定当场能演示一下。

  “一千人?我可听说了,一颗霹雳弹,再厚的城墙都挡不住,一炸一个窟窿!”邻桌有人插话道。

  “真有你们说的那么神?”其中一人疑惑,“那怎么打太原打了这么久?”

  面白无须男听了这话,不屑道:“你知道什么呀?霹雳弹威力大,造起来也麻烦不是?打太原那会儿可还没造出来呢!”

  茶馆二楼一个雅阁中,王贻孙和王七娘闻言相视一笑,身旁坐着的吕蒙正笑着说道:“京中最近可传得厉害,殿下可是成了神仙般的人物了!”

  “殿下可不是神仙般的人物?”王贻孙瞥了一眼王七娘,自己这妹子听闻大军回朝,这几日便都没有睡好,吃饭走神、写字走神、同她说话要说好几遍才能得她几句回应。

  好不容易盼到今日,早早便起了身,精致打扮了一番,拉着自己来了这处视野好的茶楼,便是要看大军进城,看她的心上人。

  吕蒙正抿唇笑了笑,点头称“是”。

  今日他本该去老师那边交作业,可就因为大军回京,官家因着收复山前七州大喜,亲率百官出城相迎,老师作为参政自然也要同去,这才准了他一日假。

  他也想上街一睹盛况,没成想遇到了王家兄妹,也就一同在茶楼等着了。

  巳时左右,一阵锣鼓声响起,御街两端跑出许多禁军,将百姓拦在道路两端,继而明黄仪仗慢慢出现在御街那头。

  古代皇帝出行是最高规格的出行,由于皇帝的权威性和特殊性,但凡皇帝出行,大到出行仪仗准备。扈从人员的选择,小到出行车驾预备等,都要提前精心准备。

  皇帝出行的车辂,有金辂、玉辂、象辂、木辂、革辂五种。

  金玉辂多为皇帝祭祀所用,象辂是日常出行所用,木辂是狩猎所用,而革辂,是皇帝需要亲征是所用。

  赵匡胤亲征时情况紧急,仪仗出了城便收了起来,之后便是换了铠甲快马奔袭,如今既然是迎凯旋大军,赵匡胤便也用了这副仪仗,算是个有始有终。

  革辂,一般为黄色,前有驾六騧马,执驾四十人,比起金玉辂的六十四人执驾,革辂已是算简单。

  可在吕蒙正眼中,仍旧是威严非凡。

  宋朝不兴跪拜,百姓只要不拥挤不吵闹便可,可这仪仗一出,道路两边便有人跪了下去,有人跪,跟着跪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到最后,除了两边茶楼酒楼中人没有跪,御街两旁已是无人站立。

  忽而,不知谁高声喊道:“官家万岁”,瞬间,御街上高呼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

  坐在革辂中的赵匡胤听到这些呼喊声,心中是说不出的骄傲。

  大军得胜,是他大宋朝廷这些年来不住经营才有的成果,也是他的儿子——赵德昭制造出来的那些火器和兵刃的作用。

  他赵匡胤,可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

  得到中原百姓的承认,他大宋在这片土地上,才算是站得更稳了!

  赵匡胤得意,开封乃至全境百姓心中也高兴。

  被割让出去的幽云之地,一直以来属于汉人的领土,收复了一半回来,说不定朝廷的兵马接着打,这十六州能全部收回来也说不定。

  但是百姓嘛,仗打赢了高兴,可要继续打,心中却也是不愿意的,不说还要征粮,家中有子弟在军中的,更是提心吊胆得过日子,生怕有人半夜敲门,送来一封恤银。

  茶楼中,王贻孙和王七娘都是见过皇帝的人,自然没什么好奇,何况二人本就是来见赵德昭的,对于皇帝出行,也便表现得没有那么兴奋。

  吕蒙正不一样,他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皇帝,站在窗口的他,两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