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且慢

第二百七十八章 殿试(1/2)

  薛惟吉虽然不爱读书,也不想做官,到了恩荫的年纪仍旧招猫逗狗,可作为薛参政的儿子,耳濡目染下事理还是知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他正烦闷,见那人仗着管家好说话不依不饶,非要见自己父亲,他便从马上取了鞭子,上前二话不说,朝拉着礼物大车的马臀上狠狠抽了一鞭子,马匹吃痛,嘶鸣一声撒腿便跑。

  送礼小厮见此,忙追着马匹去了,好在府前人不多,倒也没伤着人,小厮追上了马,回头见薛惟吉拿着鞭子站在原地,踌躇了半晌还是牵着走了。

  “大郎,”管家拍了拍心口,“不可如此冒失,若那马儿冲撞了百姓可如何是好!”

  “我心中有数,”薛惟吉收了鞭子,一边朝府里走去一边道:“别跟我爹说啊,他知道了又得骂我!”

  “是,大郎快去换身衣裳,吹了风可要着凉!”

  “知道了知道了,啰嗦!”

  送礼的两小厮回了小院,自然承受了那妇人怒火,最后妇人却也无法,只得歇了气,再好好想法子。

  大理寺,苏晓收拾好桌上的公文正要离开,不想就见大理寺丞走了进来。

  “你不是走了?怎么又回来了?可有要事?”苏晓奇怪道。

  “下官刚出内城门,一个守卫就同下官说了一件事,下官想着,还是要同苏正卿禀报一声才好。”

  苏晓见他正经,知道是重要的事,摆手让他坐下说。

  “今日有个婆子去到内城门打听姚御史之事,守卫说,听口音不像京城人氏,倒有些洛阳口音。”

  “打听姚恒..洛阳...”苏晓心中“嘿”了一声,半年多了,才有人来打听姚恒的事。

  当时入了大理寺之后,姚恒说了不少,豫王也派人来试探过几回,最后他便将姚恒舌头割了,不久,姚恒便死在了大理寺中。

  当时自己报了一个畏罪自尽便结了案,南珠案人证物证俱在,污蔑皇子更是罪加一等,死了便是死了,也没人关心。

  听闻他在京师没有娶妻,案发后府中小妾仆从便瓜分了钱财走了个干净。

  后来王贻孙来打听过,他便查了查,才知晓这姚恒竟然同洛阳吕府有关系。

  可彼时洛阳吕府没派人来寻,眼下这婆子,怕便是洛阳吕府的人了,也不知怎么过了这么久才来。

  大理寺丞禀报完此事,这才起身告退离去,苏晓却是没有离开。

  他屏退屋中吏员仆从,从身后柜子上翻出一个宝瓶,伸手从里面掏出卷得紧紧的一本册子来。

  按照姚恒说的,苏晓找到了姚恒那相好的住处,威逼利诱翻到了这本册子,给了那女子银钱打发她离开京师。

  那女子也听闻了姚恒的事,此时又见大理寺卿来她这儿找东西,知道其中有她沾不起的事,拿了钱收拾了行李,当夜便离开了京师。

  苏晓拿回这本册子,只翻了几页便不敢再看,可又没处扔,只好卷紧了放在屋中这宝瓶里。

  他站在柜子前不知多久,最后还是叹了一声,将其重新放入了宝瓶中去。

  时机尚未成熟,等等再做决定吧!

  三日一晃而过,大宋首次、只有两名考生的殿试也揭开了序幕。

  辰时,宫门缓缓打开,等候在外的数百名考生整理衣冠,在内官的带领下走入了这座宫城。

  这于他们其中一些人而言,或许是人生唯一一次入宫,他们会经过吏部选官,辗转在州县基层职位上。

  而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是第一次入宫,却不是唯一一次,今后,他们会无数次得走入这扇宫门,受百官拥戴,站在朝臣队列的前面。

  有人会始终保持初心,同皇帝一起治理这大宋天下,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开太平。

  有人会迷失本心,在权力和财富面前献上自己纯净的灵魂。

  只是眼下,他们第一次走进这座皇宫,心中有激动有忐忑,有对未来无尽的期许和盼望。

  队列最前是吕蒙正和安德裕,二人目不斜视,跟着内官朝前走去。

  后面根据名次是上了榜的诸位考生,说是自愿入宫旁观殿试,但几乎都来了,乌泱泱一片跟在身后。

  三日的时间礼部来不及准备衣裳,是以他们穿戴各异,但颜色却都是一水得青色。

  无法,明黄朱紫这种穿不得,青色是最安全的颜色了。

  讲武殿前已是布置好座位,最前面放着两张,上头笔墨纸砚俱全,内官引着吕蒙正和安德裕走到座位前安静等待。

  一刻后,朝官在豫王赵光义和平晋郡王赵德昭的带领下入了宫门,今日特殊,考生能坐,礼部也给他们安排了座位,还贴心得备了遮阳伞,比起日头下的考生是舒适许多了。

  赵德昭扫了一眼吕蒙正,见他神色坦然便也放了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