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前一日夜晚,赵德昭被传入宫中,同赵匡胤用晚膳,一起的还有皇后、三位公主以及四皇子赵德芳。
赵德昭到福宁殿的时候,赵匡胤同皇后还没来,在殿中的只有三位公主和赵德芳。
一见面,昭庆公主就笑着打趣赵德昭,“明日可就是有媳妇的人了,做事不可再莽莽撞撞,得稳重些才成。”
“长姐说的可不对,咱们二郎哪里不稳重了,如今可都是开封尹了,要是不稳重,爹怎么会让他来管事?”延庆公主捂着嘴笑着说道。
“是是是,你说的是,咱们二郎再是稳重不过,再是能干不过,待婚后,定是很快能生个大胖小子。”昭庆笑道。
赵德昭听了这话,忍不住满脸通红,之后却笑了笑,反唇相讥道:“姐姐们有所不知,我那两位姐夫是跟着弟弟我上战场的,也是再能干也没有的,说不定啊,姐姐们比弟弟我还要先报上娃娃。”
昭庆和延庆的脸立即红透了,小声啐了一口,指着赵德昭骂道:“好你个二郎,你这嘴巴是谁都不肯饶,连姐姐们都敢取笑。”
赵德昭见她们真有些恼了,才团团作揖赔罪道:“弟弟说错了话,给姐姐们赔罪,别生二郎的气。”
赵匡胤带着皇后从外头走来,见了这副情境笑着问,“这是怎么了?二郎得罪你俩了?”
昭庆、延庆二人也不好意思将适才的话拿去告状,只好摇头道:“没有,同二郎开玩笑罢了。”
宫人布上碗筷,很快传了酒菜,赵匡胤让诸人一次坐下,而后才看向赵德昭,淡淡问道:“事情可都准备好了?”
赵德昭点头,笑着道:“这次有礼部安排,不用儿子操心。”
礼部的确尽心,秉着郡王的规制,一切安排的都是最好的,府中也有甄大同赵德昭对接,实在有拿不定主意的,才问赵德昭拿主意。
“你成了亲,便是大人,夫妻间要相敬如宾,不可仗着自己的身份摆脸色......”
此时的赵匡胤突然啰嗦起来,看着赵德昭絮絮叨叨说了不少,眼神中满是慈爱。
他没有同赵德昭说什么要赶紧生个孩子,也不说要如何给妻子立威,说的尽是琐碎的小事。
皇后不知不觉放下了筷子,默默垂下了脑袋,昭庆和延庆倏地也红了眼眶,赵德昭突然明白过来,赵匡胤说的这些,都是他和贺皇后经历过的事,是他还未做皇帝是,他们平凡夫妻间如何相处的点滴。
赵匡胤说完,拍了拍赵德昭的肩膀,欣慰得叹了一声,“好,真好啊,要是......”
要是贺氏还在,看到自己的儿子成亲娶妻,该有多安慰!
赵匡胤这话没有说出口,可在坐的除了赵德芳,没人猜不到未尽之意。
赵德昭也有些感怀,自己没见过贺皇后,但从赵匡胤的神态中,他能猜到当初二人如何恩爱,赵匡胤是真的爱重这个妻子。
只可惜,他还未做上中原之主,让贺氏母仪天下,贺氏便早早去了。
眼看着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赵德昭笑了笑,大声道:“等儿子大婚后,两位姐姐可也很快要出嫁了,到时宫中愈发冷清,也该再添几个孩子才好。”
这话的意思,是让宋皇后给宫里添给孩子。
宋皇后适才还有些感伤,眼下却忍不住羞红了脸,怎么说她也是长辈,怎么还能被小辈给“催生”了,不像话!
赵匡胤板着脸训斥一声“没大没小”,可瞥向宋氏的眼神,却有意无意透露出他的心思,宫里最小的便是德芳,再大些也要开府住出去了,届时宫里冷清,是该生一个才好。
经这么一打岔,气氛才逐渐热闹起来。
第二日要大婚,宫里不留赵德昭,赵匡胤又细细嘱咐了一番,才让他出宫好好休息。
赵德昭出宫回到府邸,却也睡不着,想着第二日竟然就要娶妻,总觉得不太真实。
同时觉得不真实的,还有王七娘。
同样,王夫人已是叮嘱过她如何成为一个好妻子,更重要的是,她嫁的是郡王,是皇家,规矩更是要多一些,万不可行差踏错一步。
王七娘心中激动,王夫人的叮嘱一半是飘在了脑后,只“嗯嗯”得点着头。
王夫人也是过来人,见此也只好叹了口气,想着得派个年长的陪嫁过去仔细教着,总不能让人指摘了他们王家的不是。
最后,王夫人取出一本画册,塞到王七娘的手中,“这个,你待会自己放嫁妆箱子底下,明晚洞房花烛,再拿出来同殿下一起看。”
王七娘看着手上平平无奇的画册,怪道:“是什么?为何要同殿下一起看?”说着,王七娘就要翻画册。
王夫人忙一把抓住了王七娘的手,支吾道:“明日再看!”
此时的王七娘也不在乎一本画册,听王夫人这么说,随手放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