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且慢

第三百三十章 出使漳泉之人选(1/2)

  赵普心下想着,官家怕看了赵光义这封奏本,还顾念兄弟之情,这罪,怕是重不了了!

  “三日内,给朕一个结果!”赵匡胤说完,朝他们摆了摆手,一副不想多言的模样。

  赵普应声告退,准备出宫便让人去找苏晓来,就这件事商量出个对策。

  赵德昭则被赵匡胤留了下来。

  “外头这些流言...”赵匡胤看向赵德昭,问道:“你有什么想法?若不是你三叔的话,是哪个要害你?”

  赵德昭听了这话倒是一愣,赵匡胤还从未同他这么开诚布公得说起自己同赵光义的事。

  这话一问,便是将他二人的矛盾放在了明面上,也难怪也让赵普他们几个先回去了,确实也不好在外人面前说这些。

  皇帝都这么直白得问了,赵德昭也不扭捏,直接说道:“我之前倒也怀疑过三叔,不过后来想想,他确实没这个本事。”

  接收到赵匡胤的白眼后,赵德昭“嘿嘿”笑了笑,继续道:“不过我也没得罪别的什么人啊?儿子的人缘可好了!”

  赵匡胤点点头,“确实,得罪你的都进大理寺了!”

  赵德昭滞了一滞,当即抗议道:“爹你说这话就不对,好像儿子多爱公报私仇一样,进大理寺的不就一个姚恒?他那是证据确凿,儿子可是诬陷他了?”

  说完,赵德昭又哼道:“石熙载也得罪过儿子,儿子可举荐他去番禺市舶司发光发热了,多大公无私啊!”

  赵德昭说完后发觉自己这话多少有些歧义了,得罪自己的不是进了大理寺,就是被自己送去了岭南。

  要知道,岭南这地方是流放之地,在这个年代,不是什么好地方啊!

  “那到底是哪个?你心里真没想法?”赵匡胤问道:“我是大宋皇帝,也是你爹,若有人这么害你,爹定然会给你个公道,可若就这么置之不理,如此放任下去,就怕不好收场。”

  赵德昭明白赵匡胤的意思,收了笑意正了神色,“儿子也让人去打听过,但只打听出来,流言是随流民传入京中,可流民多是大名附近州县,儿子也没有得罪那儿的人呀!”

  “大名...”赵匡胤喃喃,想着大名那儿都有谁在。

  不过片刻,二人倏地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辽国!”

  大名府位于黄河北,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若山前七州没有收回,大名便是宋都的北大门。

  在黄河决堤这么乱的时候,混入几个契丹人散布谣言,那可真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

  眼下契丹人最恨的人,还真就是赵德昭!

  “呵!”赵德昭冷笑一声,“想了这么久,倒是没往契丹人身上想,这么看来,他们倒真是挺恨我的啊!”

  “若真是他们,倒也好办了。”赵匡胤倒是定了心,契丹人捣乱总比自己人捣乱得好,让武德司的去调查清楚,抓几个回来公之于众,比他们自己澄清要容易些。

  赵德昭想了想,问道:“爹,南汉归降后,漳泉也该收一收了吧。”

  漳泉便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眼下该是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掌握其控制权。

  赵德昭本想再等一等,等漳泉或是吴越自己投宋归降,可如今发现等不得,还得主动出击得好。

  相比于吴越,赵德昭以为漳泉更容易归降,毕竟政权小,如今控制这地方的,也就是个节度使。

  况且,它离南汉近,当初大宋攻打南汉,他全程看在眼中,想来也不敢多做抵抗。

  赵匡胤听赵德昭这话,不过稍想一想便明白了他的打算,漳泉这地方,他的确也不准备留太久,但要发兵攻打,委实有些不划算,若能让他们自己归降

  “你有什么打算?”赵匡胤问道。

  “找个人去漳泉同陈洪进谈谈,节度使让他继续做,但漳泉两地政务,需要朝廷指派人去接管。”赵德昭说道。

  “找谁去谈?”

  这个问题,确实将赵德昭难住了。

  若说选个将军出来,赵德昭闭着眼睛能报出几十个名字,可若说合适的外交官,赵德昭想了想,没有头绪。

  赵德昭出宫时,选谁去漳泉同陈洪进谈还没有定论,他便直接去了政事堂,找赵普、薛居正几个拿主意。

  赵普正同苏晓商议赵光义的案子,不在正堂,赵德昭只见到了薛居正和吕余庆,二人见他从宫里出来,放下手头的事便去见他。

  赵德昭将他同官家的猜测说了,又讲了打算让漳泉归降,就是缺个使臣前去后,薛居正便想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谁合适?”赵德昭问道。

  “翰林学士卢多逊、学士院殿直李昉都是合适之人。”薛居正看向吕余庆,“吕参政以为呢?”

  吕余庆看了眼薛居正,笑了笑没有说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