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且慢

第四百九十章 去?不去?(1/2)

  卢绛想起水寨前竹排被掀翻的情景,立即出声解释道:“刘知州错了,宋军的火药在水下也能用,不,不对,那火药,应当是宋军专门研制,就是用在水下的!”

  刘澄听了这话仍旧不信,他可从未听过火药沾了水还能用的。

  此前大宋霹雳弹攻下契丹城池的事传回来时,国主也曾让人试验过,可南方天气潮湿,但凡下了雨后湿气重,火药便再也不能用。

  怎么可能有专门能在水下用的火药?

  定是他们作战不利,将失败的由头推在了这上头,当自己是这么好骗的?

  卢绛看刘澄面上不屑夹杂怀疑神色,内心虽然焦躁,但也不得不沉下气来,眼下重要的不是争辩孰对孰错,不是争辩宋军到底有没有水下火药,而是宋军接下来的计划。

  “刘知州,大宋定不会止步于此,眼下最重要的是,是防备宋军攻城啊!润州要是落于宋人之手,金陵危矣,大唐危矣!”

  “卢将军是被宋军吓破了胆吗?”刘澄轻蔑笑了一声,“我润州三万守军,还怕了他宋军不成?”

  卢绛对刘澄这副模样恨得心头火起,如此轻敌,就算再多三万兵马,怕也打不过宋军!

  刘澄见卢绛神色,知道自己语气过于激烈,眼下同他也不好闹太僵,稍稍平复了下心绪,缓了口气说道:“不过卢将军说得也对,守城,自然是要守的,让斥候都去探一探,探清楚了,再作打算!”

  “是!”卢绛也没别的好说,待斥候探清楚宋军情况,想来刘澄也该定下心来守城,自己无需再多费口舌。

  开封,杨业大军即将启程北上,杨延瑛这几日在营中同杨家将同吃同住,可看着总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这夜,演练完后,杨延昭跟着杨延昭进了她的营房,“我陪阿姐用饭。”

  杨延瑛将长枪靠在墙上,脱下铠甲,转头见杨延昭目不转睛看着自己,忍不住笑道:“干什么?我脸上有东西?”

  “有!”杨延昭斩钉截铁道。

  “什么?”杨延瑛随手拿起镜子自己看去,脸上干干净净的,“哪里有什么东西?”

  “阿姐,你脸上有愁绪!”杨延昭说道。

  “嘿,你还懂愁绪。”杨延瑛笑了笑,拿了筷子端了碗就吃,埋着头似乎要将什么掩饰住。

  “阿姐,小郡王在哪儿啊?”

  “送进宫了!”杨延瑛低声回了一句,可白日演练不觉得,现下提到安安,杨延瑛还真有些想念,也不知他在宫里住得怎么样?

  还有七娘,如今月份也大了,不知道身子如何?

  杨延昭看杨延瑛不知不觉想入了神,手中的筷子都停了下来,叹了一声说道:“阿姐,你瞧你现在的模样,当真能心无旁骛跟着咱们去北边?在战场上可是分心不得,若有差池,不止你自己,连累得可是弟兄们!”

  杨延瑛回过神来,瞪了杨延昭一眼,“臭小子,也教训起我来了,我跟着爹打契丹人的时候,你还在喝奶呢!”

  “阿姐,这次北上不过防备契丹,不一定就能打起来,以后还有的是机会,阿姐眼下重要的,可不是这件事!”杨延昭不管杨延瑛的嘲讽,耐心劝道。

  杨延瑛手中筷子顿了顿,嘀咕了一声“你懂什么”,说完继续扒饭,连菜也没吃一口,吃完将碗筷一推,拿起长枪又走了出去,“我再练会儿!”

  杨延昭撇了撇嘴,却不再多说什么,阿姐是聪明人,眼下只是太过固执。

  另外,她只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会一直练枪,看来自己那些话还是有些作用的,阿姐她啊,在犹豫呢!

  三日后,杨家大军离开开封,王七娘从宫里看完安安回来,听闻了这消息后叹了一声,心想着殿下同她都要平安回来才好。

  喝了陶御医的安胎药,王七娘觉得有些疲累,便入了卧房歇息。

  离生产还有四个月,陶御医千叮万嘱自己不能再动,最好连门都不要出。

  马车颠簸,也会影响胎儿。

  王七娘闭上眼睛,想着竟然还要四个月才能再见安安,纵然他在宫里不会受苦,可思念之情,总不会断绝。

  王七娘这一觉睡得很沉,梦见了安安,也梦见了赵德昭,倏地一阵宫缩,王七娘瞬间睁开眼睛,继而感觉下腹一阵热流。

  “琉璃!”王七娘看着手上的血色,惊恐大喊道:“琉璃,快叫御医!”

  琉璃跑进屋子时看到的便是被褥上的血,她脸色瞬间惨白,开口的声音也带了哭腔,“陶御医去太医院了,说有个药方要抄,我...我...我这就让人去找。”

  “快!”王七娘抹了一把脸庞,发现自己整个人都在颤抖。

  琉璃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出了门脚都软了,眼前也是昏花一片,抓个人就喊:“陶御医,去太医院叫陶御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