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46章 大军出征(3/3)

子,也交给了两个大太监的手下,帮忙送去他们家中。

  而且大军出征,除了士兵外,其实还有很多随行的商队。

  这些就是变相的后勤补给队。

  而商队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一旦大军大败,他们也会成为敌人追击和杀戮的对象。

  甚至是首要追击的目标,因为商队有钱、有物资。还有大量的骡马。

  但要是大军胜了,这里面的利润可就高了。

  草原上一头羊,大军没法携带的话,往往会打‘骨折’的低价卖给这些商人。

  士兵拿到便于携带的银子,心安的同时,士气也会更高。

  而且寄家书,寄战利品回去,也有很大的利润。

  所以大军出征,1万兵卒后面,说不定会有好几千人组成的诸多商队跟着。

  甚至一旦有需要,只要给的利益足够,这些商队也会掉头变成雇佣兵。

  不过,要是秘密行动,那自然不会让这些商队跟着。

  但李景孝也知道,即便自己禁止商队跟随。

  这些商人也有办法赚钱。

  在大军启程之前,左镇抚司就已经汇报说,近来几天有好些个商队往山海关的方向走。

  这是打算提前在大军前面,必须补给的城镇等着。

  这事,李景孝就管不着了。

  李景孝临走时,骑在马上看了戴权和夏守忠几眼。

  两个老太监哪里不知道,李景孝这是警告自己,千万别贪了赏赐给士卒的那3万两银子。

  戴权和夏守忠心里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在这时候表现出来。

  更别说,他们俩虽然贪财,却也知道这种钱动不得。

  否则将来李景孝回来,大概率会想着法的弄死自己俩。

  忙对李景孝行礼,再三保证不会误事。

  李景孝这才点头,骑着马,带着三千一百多骑兵,一人双马,重骑兵甚至一人三马,一路急行前往山海关。

  京城到山海关,也就700里左右。

  即便是一人双马,李景孝也知道,每天顶多走百里,也就是五十公里。

  否则还没抵达辽东镇,自己这三千骑兵、七千军马自己就跑废了。

  马匹的速度确实比人跑得快,但绝大部分战马的耐力,远没想象中那么好。

  时速二三十公里的速度,跑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歇息半个小时才是常态。

  所以别看骑兵厉害,对后勤的需求,比李景孝预估的还要大。

  当然,要是在大草原上,草料上面确实能省很多事。

  但京城到山海关一线,可没足够多的天然草场供马匹使用。

  在李景孝刻意压着行进速度,花了足足8天,才抵达的山海关。

  又休整了三天,队伍才继续北上。

  而且这三天里,李景孝在山海关内,四处收集驮马、骡子充当后勤脚力。

  为此,只能付出了10颗三花玉露丸,才一边花银子买,一边从山海关的军将手中,一共收集到了500匹驮马和骡子。

  交给了贾蓉和柳泓式。

  然后继续一路慢走,又花了十来天才抵达了辽东镇的辽阳城。

  而李景孝此时离出京,已经过去了24天。

  此时是农历二月下旬,京城那边春暖花开,可辽东镇晚上的气温还是挺冷的。

  但对于鞑靼人来说,雪已经开始融化,那就不影响行军。

  李景孝见过了辽东镇的总兵窦绍辉后,就把让三千骑兵安心休整。

  自己则带着十二个亲卫,左镇抚司的试百户赵军明,总旗韩孟卓。

  还有一百二十人的校尉,和石德龙三兄弟,胡家叔侄、柳家兄妹骑着马离开了辽阳城。

  城内总兵府,很快有人急匆匆的跑进来,向总兵窦绍辉汇报道。

  “大人,兴安侯带着百来骑出城,不知去向。”

  窦绍辉挥挥手,让手下离开。

  心里则默默想着十天前,京城四百里加急送来的秘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31e216f6f.cfd。一起小说吧手机版:https://m.31e216f6f.c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