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60章 不做也得做(2/3)

 第二个念头就是,回京之后,必然要监督珠儿苦读。

  要是能再出一个进士,那贾家的危局,算是解开了大半。

  而且珠儿是景祐的大舅子,必然会提携、关照珠儿一番。

  未来我贾家,说不定能出一个六部侍郎,甚至是六部尚书。

  到那时,就再也不用担心贾家后继无人。

  李景孝知道这事后,只是轻飘飘说了句。

  “既然是背主、欺主之徒,男丁绞,女眷发配镇江堡为奴。”

  听到这话,赵军明、赵军恒兄弟俩,倒是没什么表情。

  锦衣卫本来就有独立行事的特权,并且只对皇帝负责。

  能逮捕、审讯,甚至是处决官员,不需要经过正常司法审讯的权力。

  左镇抚司的自由度更高,所办的案子,指挥使都没权力过问。

  要是惹的李景孝不爽,诬陷你一个勾结妖魔的罪名,杀了你全家都是白杀。

  甚至还有人会叫着说‘杀的好’。

  贾琏和贾蓉对李景孝的判罚,心里虽然解气,但对他的畏惧又多了三分。

  男丁全部绞死,等于连孩子都不放过,这是灭人满门。

  不是深仇大恨,谁会像李景孝这样狠?

  但对李景孝来说,动手了就要斩草除根,免得十年、二十年后,忽然有人跳出来说要为父报仇。

  赵军明接到命令,可不会管这个命令是对还是错。

  一旦他拒绝,甚至仅仅只是迟疑,在锦衣卫里死的就是他。

  抱拳对着李景孝一礼。

  带着赵军恒出了主帐,却听李景孝又说了句,“带着贾典库一起,既然是他家的家奴贪墨主家的银子,那就让他亲自下令。

  看以后还有谁敢欺主、背主!”

  贾蓉的脸色顿时白了。

  他这种公子哥,嘴上吹牛就算了,真让他杀人,想想心里就发颤。

  只是李景孝的话,说出口就是军令。

  赵军恒看了看自己大哥赵军明,就见赵军明上前几步,对着贾蓉伸出手,示意他一起走。

  贾蓉想到出征之前,自己被赵军明这家伙,带着人上门抽了20鞭子。

  心里明白,别看赵军明平时和自己有说有笑,可关键时刻,他只会听李景孝的话。

  心里叹息一声,自我安慰着。

  自己下令绞死乌家的人,今后不管是宁国府,还是荣国府,必然没人敢再欺瞒、哄骗自己了。

  而且自己的靠山还是杀人不眨眼,一道命令,就杀的镇江堡方圆两百里范围内的女真人,人头滚滚的存在。

  这么一想,顿时又胆气横生。

  一改之前畏畏缩缩的样子,挺直腰板,脚踩四方步,快步走出主帐。

  贾琏张张嘴,想喊住贾蓉。

  可话到嘴边,最后只能叹息一声。

  暗道蓉哥儿在景祐帐下听令,这是真锻炼出来的。

  想了想后,对着李景孝一礼,跟着走出了帐篷。

  叫上跟着来辽东的贾家仆役,快步追上了贾蓉、赵军明和赵军恒。

  一路来到营地外,看到乌家二十几口人,一个个全都被绳子捆的死死的,跪在地上不停求饶。

  可惜殿前司的兵将和左镇抚司的校尉们,根本没人理会他们。

  要是哭的声音太大,还会有人上前,用刀鞘狠狠抽下去。

  看到贾蓉、贾琏走近。

  乌进义连忙哭喊着求饶道,“琏二爷、小蓉大爷饶命。

  小人家三代效命于贾家,当年也是从无到有,百多年开荒才开垦出这16处庄子,没功劳也有苦劳。”

  而乌进孝则接话道,“二爷,小人祖上也为老国公和贾家上阵杀过敌、死过人,只求饶我家一命。”

  贾蓉和贾琏顿时迟疑起来。

  赵军明却冷笑一声,就算乌家祖上确实跟着贾家老国公杀敌,可贾家也没亏待你乌家。

  三代人做庄头,不愁吃、不愁穿,在这些庄子里就是土皇帝。

  不仅贪墨,还私吞开垦出来的新地。

  最关键的是,乌家是家奴。

  背主、欺主死有余辜。

  赵军明只要想想,自家以前连几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来。

  可乌家兄弟俩家里,抄出7万多两的银子,还有四千亩好田和五间铺子。

  就觉得乌家是死有余辜。

  看向贾蓉拱手道,“大人,嫌犯二十二口男丁,已经验明身份,还请大人下令。”

  乌家众人听到这话,哭声和求饶声就更大了。

  不少人额头都磕破了,却仿佛不会疼一样,继续不断的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